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9日電(鄭忠梅)近日,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在麻醉科、耳鼻喉科等多學科的協助下,成功完成一例高難度支氣管鏡下手術:為一名1歲多的患兒取出了“藏”在雙側支氣管內長達7個月的4根大魚骨及多根魚刺,解除了寶寶氣管大出血、血氣胸等嚴重并發癥的威脅。

一碗魚湯 竟讓1歲寶寶咳喘了7個月
今年春節前后,剛滿1歲的小七突然開始呼吸時喉嚨有點嗡嗡的異響,還會咳嗽、喘息。父母帶著他到附近的醫院進行檢查,醫生初步判斷可能是肺炎,不過治療后癥狀改善不大。到其他醫院就診,又說可能是支氣管哮喘,但為小七做霧化和用藥治療后仍然效果欠佳。
一直折騰到今年8月,小七的病情仍不見轉好,輾轉來到成婦兒呼吸內科就診。“久治不愈,那就還是病因沒找準,干脆用支氣管鏡探查,看看氣管里到底是什么問題,”接診的夏萬敏主任醫師做出決定。
在支氣管鏡的幫助下,醫生終于發現了“觸目驚心”的真相:小七的雙側支氣管內都發現了白色、質地略堅硬的異物,幾乎把所在的支氣管都堵死了,因為卡的時間太久,周圍炎癥組織、肉芽增生密布,孩子怎么可能不咳嗽喘息?
據家長回憶,這些異物是何時卡進去的并不清楚,可能是孩子之前喝過魚湯,沒發現里面有魚骨頭一起被嗆進去了。
一場高難度手術排掉支氣管內的“定時炸彈”
“孩子得手術,要盡快做電子支氣管鏡手術把異物取出來,不能再拖了,”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兒童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夏萬敏告訴家長。
但這臺手術并不容易,手術難度和風險都非常大。夏萬敏介紹,因為患兒年齡小,雙側尖銳異物,且位置深,加之異物存在時間久,已經被周圍肉芽增生包裹,在異物取出中出現大出血、刺傷氣管壁形成氣胸、血胸及瘺管等并發癥的風險非常高,稍有不慎,患兒有可能隨時呼吸心跳停止。
為了保證患兒安全,呼吸內科支氣管鏡團隊提前與麻醉科、耳鼻喉科等團隊溝通手術方案,多次討論風險預案和搶救細節。
手術當天,多學科團隊嚴陣以待,由呼吸內科支氣管鏡團隊負責人夏萬敏主任醫師主刀。由于小七兩側支氣管都有異物,位置深,難度系數高,術中時間總計長達4小時,最終成功取出4個魚骨頭及多根魚刺樣物。

支氣管鏡:成婦兒的金牌技術再立功
支氣管鏡是什么?據了解,軟式支氣管鏡是診治氣道異物的好幫手,常常被呼吸科醫生比喻成醫生的“第三只眼”,可以到氣道里面去探索人眼不能及、影像不能發現的東西。對于氣道異物來說,更是直觀、準確的診斷,還可以不開一刀就能把異物“撈”出來。
“軟式支氣管鏡的鏡身非常柔軟、靈活,對于那些隱藏在深部、硬支鏡夠不著的異物更有優勢,還能把孩子的肺洗一洗,清除膿物、取活檢等。”專家介紹,目前常用無痛支氣管鏡檢查,在檢查過程中會應用一定量的鎮靜藥物,使孩子有一短暫睡眠過程,檢查完以后,孩子可以迅速清醒,對整個檢查過程無記憶、無痛苦的感覺。
據了解,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呼吸內科是在四川省內率先開展了兒童支氣管鏡檢查術、支氣管肺泡灌洗術、經支氣管鏡異物取出術、經支氣管鏡冷凍治療術的團隊,下設兒童支氣管鏡診治中心年檢查量近千人次,專科診治技術水平已進入全國前列、西部地區領先。
氣道異物可能成為兒童的“殺手”
“一碗魚湯”闖了這么大禍,娃娃營養沒有補著,還遭了這么多罪,還花費了不少費用,幸好結局不錯。對此醫生再次提醒,一定藥警惕兒童氣道異物!異物進入氣道危害性極大,人不能一刻不呼吸,若救治不及時可能出現窒息死亡風險。
據了解,我國每年因氣管異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死亡的兒童有3000余名,有調查顯示,1歲以內的意外死亡病例中有40%是由氣道異物所致。特別是國慶、春節這樣大假,放松了潛藏在兒童身邊的隱患,放任玩、放任吃,增加了兒童氣道異物機會。據各兒童醫院反應,節假日接診氣道異物病例會明顯增多。
專家介紹,大多數孩子多于進食中突然發生嗆咳、劇烈咳嗽,可出現氣喘、聲嘶、甚至面色發紫和呼吸困難等癥狀,家長會告訴醫生孩子可能吸入異物。醫生可根據家長提供的病史快速診治。而部分無呼吸道感染而突然無故劇烈咳嗽,更要重視“異物吸入”的可能性。
異物吸入的癥狀取決于異物大小、部位、阻塞嚴重程度及異物種類。需要特別留意的是,當異物被吸入支氣管后,可滯留于與異物大小及形狀相應的氣管或支氣管內。此時,患兒可能不會出現癥狀,或僅會出現輕微呼吸道癥狀,或反復咳喘。如果孩子和家長不能提供異物吸入史就容易被忽視,可導致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擴張或肺膿腫等疾病,嚴重者還將并發氣胸、縱隔氣腫、心力衰竭等。對于這類病例也容易當成哮喘甚至結核等誤診誤治。
氣道異物,關鍵是預防
專家提醒公眾,盡量勿讓3歲以下的孩子接觸花生、瓜子、核桃、豆類、果凍等食物;在兒童進食時,不要追跑打鬧,以免其跌倒導致誤吸;不要驚嚇、故意逗樂、責罵,以免其哭鬧導致誤吸;要教育孩子改掉口含筆帽、哨、小玩具等的壞習慣;一旦發現可疑異物吸入,應將孩子送往就近醫院救治。若發現孩子氣道梗阻情況嚴重,孩子出現臉發紅發紫、不能咳嗽、不能說話、表情痛苦等表現,一定要爭分奪秒,撥打120急救電話,并抓住黃金4分鐘急救時間,立即采取Heimlich(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緊急處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