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ms > 成都日報

成都90后入選“全國十佳農民”
2023年09月25日 09:22 來源:成都日報 編輯:曹惠君
王伶俐運用現代化的農機裝備進行作業
王伶俐運用現代化的農機裝備進行作業

  時隔9年,我市又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業生產經營者獲得了“全國十佳農民”稱號。記者昨日在農業農村部官網上看到,2023年度“全國十佳農民”資助項目人選名單已公示完畢,來自成都市崇州市隆興鎮黎壩村的農業職業經理人、種糧大戶王伶俐從全國30名提名人選中脫穎而出,當選“全國十佳農民”。

  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這位全國“十佳”,竟然是個還不滿30歲的“90后”。秀氣的臉龐、纖瘦的身材、高高扎起的馬尾,完全顛覆了人們對“農民”的傳統印象。這位鄰家女孩般的農業職業經理人,掌管著6500多畝糧田,帶動當地2000多戶農民,書寫了新時代青年投身“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科技種糧

  田間地頭當起“CEO”

  一場秋雨伴隨著大風持續了一整夜。昨日一大早,王伶俐便趕到田邊查看水稻的情況,然后又馬不停蹄地趕到合作社辦公室,協調聯合收割機、烘干倉儲中心……“目前正是收割的關鍵時期,要確保我們6500畝稻田都顆粒歸倉。”她一邊說一邊忙碌著,舉手投足間透著干練。

  王伶俐的父親王志全是成都市第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2015年,王伶俐大學畢業后就回到村里,加入父親所在的楊柳土地合作社,第一件事就是幫父親跑貸款,購買農機。此后,旋耕機、插秧機、植保無人機、收割機、全自動糧食烘干設備等20多臺現代化的農機裝備輪番上陣,家里耕種千畝農田,不僅比以前輕松,而且效益也有提升。

  2020年,王伶俐又引進了大田北斗系統,讓插秧機實現精準作業。“年輕人確實厲害,比我們這些老農民輕松,效益還更高!”鄉親們紛紛表示。

  要種出好品質的糧食,除了機械化,還離不開科技。2022年,她實現了種子、農藥、肥料的三統購和機播、機耕、機插秧、機防、機收的全程機械化+的“三統五機”生產經營模式,每畝降低成本200余元。在田間地頭當“種田CEO”的她,通過運用測土配方施肥、綠色防控、高產強化栽培等先進農業技術,管理的農田實現小麥、水稻兩季糧食總產量達3700噸,畝產比未入社農戶高近55公斤。

  共同富裕

  越來越多村民來“投奔”

  “小女子干得真不錯!”村民發現,除了善于運用機械和新技術,王伶俐還積極爭取政府補貼節約成本、推出糧油烘儲服務增加收入,讓入社的鄉親們除了能從固定的土地入股分紅、富余勞動力收入外,再從烘儲收益中獲得更多分紅。漸漸地,越來越多當地村民開始“投奔”這位年輕的“CEO”。

  2018年,王伶俐正式成為一名高級農業職業經理人,負責3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和1家農機合作社的運營管理;2019年,王伶俐在大田種植中嘗試實施“稻田混養”,同時開發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她的合作社提供了近70個就業崗位,幫助富余勞動力增收,年產值超過700萬元,形成了極強的帶動示范效應;2022年,王伶俐成為4家合作社的管理者,帶領合作社成員每畝分紅796元。

  “我們合作社的核心始終是圍繞用‘天府好田’種出‘天府好糧’,現在政策更好,我們種糧更有奔頭。”2022年,王伶俐所在的崇州市隆豐鎮及周邊區域被確定為“天府糧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她帶領團隊承擔起園區新建成的天府糧倉智能育秧中心運營工作,建立智慧化流水線,實現了育秧全流程數字化控制,秧苗成苗率提高至95%以上,高出傳統育秧20%,“今后我們要為周邊3萬畝水稻、1.5萬畝油菜提供秧苗,讓種田更輕松,群眾收入更高。”她說。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 日韩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本无遮挡吸乳叫声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v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