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
鈴停巴士開通9個月,記者調查發現依然存在“未鈴仍停”的現象
未來期待
逐漸讓鈴停巴士發揮最大的作用,提升公交運營效率,更好地為乘客服務

鈴停巴士是實行響應停靠的公交線路,進站時,如果車內無乘客按鈴、站點無乘客等候、站點無其他公交車停站,車輛將減速越站通過,以減少途中不必要的耗時,提升公交運營效率,讓市民出行更加快捷。
日前,有市民反映,成都東部新區的部分鈴停巴士在執行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困難,很多車輛依然是每站都會停靠。這是為何?對此,昨日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調查:為何“未鈴仍停”?
老人不會鈴停操作 只能每站都停
學生乘坐次數不多 還未及時了解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了東部新區進行實地探訪。距終點站一站距離的東部新區市民中心站臺處,記者看見站牌上寫著“東14路”“東22路”,線路旁還畫有“鈴鐺”標識,站名旁還有比較醒目的“本線路為鈴停巴士 到站如需下車請按鈴示意”的字樣,這便是鈴停巴士。記者隨即在較遠處等待,六七分鐘后,一輛“東14鈴”公交車駛進站臺,在站臺停靠后離站,全程并未有乘客上下車,隨后來的一輛鈴停巴士也是同樣的情況,說明該地區的確有鈴停巴士“未鈴仍停”的現象。
隨后,記者來到了位于地鐵三岔站的公交車終點站處了解情況,這里有許多乘客正在有鈴停標志的站臺處等待乘車。
“這邊的鈴停公交車其實每站還是會停。”一位正在等車的女士告訴記者,她認為巴士不能“鈴停”最主要的原因是附近老年人較多,“這邊坐公交車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基本不會使用按鈴操作,只能每站都停了。”記者注意到,正在站臺等車的大部分是老年人。一旁等待發車的司機表示,為了保證老人能順利下車,只好每站都停靠。
一位長期坐公交車的張大爺告訴記者,自己家住附近,平常經常坐車到處逛,“我們這的鈴停巴士9月左右才投入使用,之前也一直給我們發宣傳資料,講解這個東西。”張大爺認為,鈴停巴士的推廣普及是長期的工作,“目前來看,很多老人還沒適應鈴停的操作,還是覺得公交車每站都會停,這個只能慢慢來引導。”張大爺告訴記者,“鈴停確實能方便到我們,就是希望能將鈴停巴士宣傳起來,讓我們這邊更多老年人學會如何正確使用。”
記者還注意到有部分學生正拖著行李在這里等車,他們表示,平常坐公交車的次數很少,所以基本都沒注意到鈴停巴士有何不同,“我們上學大概一周才坐一次,也不會在意是否鈴停。”在得知鈴停巴士的運作方式后,他們紛紛表示好奇,希望以后能盡快用起來。

科普:正確打開“鈴停”
請在即將到站前按下
設置在立柱或愛心座前端的按鈴
那么,我們的鈴停巴士該如何正確使用起來呢?記者聯系到了成都公交集團為大家進行相關科普。
首先,什么是鈴停巴士?
鈴停巴士是針對客流明顯不均衡、站點多或是站距短的線路開通的,當公交車內無乘客按鈴或提示駕駛員需要下車、站點無乘客等候且無其他公交車輛停站時,公交車將緩速越站通過,在不改變線路走向的同時減少途中不必要的停站耗時。簡單來說,就是乘客無需求則車輛遇站不停靠。
其次,為什么要開行鈴停巴士?
車輛越站行駛可以減少行駛途中不必要的耗時,進一步提高通勤效率,為乘客提供一場“加速”出行的公交服務,持續改善市民乘客的出行體驗。
說了這么多,鈴停巴士到底長啥樣?
鈴停巴士的車輛 LED頭牌及腰牌均備注顯示:××路→××站(鈴停巴士)。車外上下客門中間玻璃中部張貼有“鈴停巴士”的logo。車內立柱按鈴上方張貼豎版“下車請按鈴”提示標識,愛心座按鈴上方張貼橫版“下車請按鈴”提示標識,車輛上下客門內側玻璃中間張貼鈴停巴士按鈴提示標識,后門擋板處正反面張貼宣傳海報。車內將循環播放“鈴停巴士,到站如需下車請按鈴示意”的語音提示。
此外,公交站牌在相應線路信息上均標注有“本線路為鈴停巴士,到站如需下車請按鈴示意”的提示。
怎樣操作才能順利下車呢?
聽著車內“鈴停巴士,到站如需下車請按鈴示意”的語音提示,請您在即將到站前按下設置在立柱或愛心座前端的按鈴,當您聽到車內響起“本站停靠,請做好下車準備”的語音提示時,代表您已成功按停本趟鈴停巴士,請您起身緩步至車后門處等待車輛靠站,結束本次“加速”旅程,順利下車。
“目前我們鈴停巴士服務開通了9個月,有110條。針對停車規范和宣傳科普,我們會一直進行下去,讓這項服務能為全年齡段的乘客提供便利。”成都公交該項工作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大對鈴停公交使用的宣傳科普,逐漸讓鈴停巴士發揮最大的作用,更好地為乘客服務。
記者 徐松明 文/圖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