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30日電(王術英)為進一步降低壤塘縣游牧人群感染風險因素及野生傳染病感染情況,提升壤塘縣包蟲病防治成效,最近,壤塘縣疾控中心分別到中壤塘鎮查托村、南木達阿斯瑪村、尕多瑟谷村、上壤塘查卡村發放飲水機80臺,并對80戶農牧民進行現場使用培訓。
壤塘縣包蟲病患者大部分以游牧生活為主,以糌粑、面粉、牛羊肉、奶制品為主食,在遠牧點時,常年飲用溝水,有喝生水、吃生肉的習慣。同時,家犬和野外犬科動物缺乏有效管理,造成了感染風險性增高。

近年來,壤塘縣將包蟲病防治工作擴展到每個村每個人,重點組織實施了病情調查、傳染源控制、免費藥物治療、外科手術補助、家畜免疫、健康教育等一系列防治措施。同時,加強健康教育宣傳,提高農牧民群眾對包蟲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讓群眾牢固樹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觀念,養成不喝生水、不吃生肉、勤洗手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強了綜合防治,改善人居衛生環境,對傳染源進行管理,切斷傳播途徑。
據悉,截至目前,壤塘縣已完成包蟲病B超篩查15805人(其中學生篩查6185人),采集疑似病人血清學共計174人,血清學檢測出陽性19份,19名患者均確診為包蟲病患者。同時,為病人藥物治療146人,藥物治療督導管理各鄉鎮衛生院1輪次,療效考核1次,病人登記管理率達到100%。對正在接受藥物治療的包蟲病病人,進行了一次肝腎功檢測和影像學檢查,評價療效,及時掌握藥物副反應1人,免費提供阿苯達唑片劑8090盒,手術治療12人;收集野外犬科動物糞便400份,家犬糞便共計80份,陽性1份,實驗室檢測出家犬陽性1.2%,其余均為陰性。
據了解,壤塘縣在綜合防治的基礎上開展了為期5年的“干預示范區”項目,強化人群篩查和患者精細化管理,探索野外宿主干預新措施,解決了泡型包蟲病的防控難點。同時開展健康教育,以提升農牧民群眾的健康意識,達到“控增量、減存量”的總要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