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3日電 (汪邦坤)“謝謝你們啰!你們想得太周到了,現在有了桌子和臺燈,門窗也安好了,他能好好學習了!”小豪(化名)的奶奶激動地說。
“以前屋里面的光線很暗,覺得眼睛不舒服,現在有了臺燈和學習書桌,學習方便了,有了門窗,房間也暖和了。”12月12日,在游仙區仙鶴鎮云水村,正在認真寫作業的小豪對學習條件的改善頗為滿意。據了解,小豪今年10歲,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68歲的奶奶照顧他的生活學習,有了游仙區民政局為他打造舒適的“學習角”,他能夠在更舒適的環境中學習,還能預防近視。

今年七月起,游仙區聚焦轄區內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低保家庭的重病、重殘兒童,低保家庭兒童以及其他困境兒童,對他們開展視力篩查、配發護眼臺燈、學習環境改造提升、配鏡支持、視力矯正、手術治療及康復治療等一系列眼健康關愛服務。經過篩查,104名困境兒童獲得幫扶,幫助他們守衛清晰的“視界”。
小豪的故事只是游仙區開展弱勢困難群眾摸排幫扶行動的一個縮影。
2024年,游仙區委按照“切實摸排一批弱勢群體、幫扶一批困難群眾、解決一批民生福祉”的“三個一批”工作法,建立起弱勢困難群眾分層分類幫扶制度和銷號反饋機制。截至目前,該區共摸排收集的就業保障、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醫療康復、教育等類別困難群眾(家庭)對象問題27件,已完成20件,正在積極推進6件,因涉及資金項目爭取列入明年實施1件。交通、道路、老舊小區改造、安全防護類民生福祉事項17項,已完成1項,正在積極推進9項,因涉及資金項目爭取和政策制定等原因列入明年實施7件。

今年五月,游仙街道金山村反映,該村八組新龍橋因建成年限久遠且歷經洪水等自然災害侵蝕,導致橋體基礎裂縫。為保障該村民小組55戶、176人出行安全,橋面禁止貨車通過,群眾要運送貨物需繞路3公里,極大影響群眾出行和村集體經濟發展。“這是一項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的民生實事,等不得、慢不得、更拖不得!”游仙區交通運輸局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組織現場查勘,經過專業認定,新龍橋總體技術狀況評定為2類,有輕微缺損,對橋梁使用功能無影響。目前已安排養護公司對該橋進行日常養護,解決了群眾運輸難的問題。“政府的辦事效率高,處理的結果大家都很滿意!”村民們紛紛表示。
此外,游仙區教體局還積極協調新華文軒,為困難學生減免了8萬元的課本費;游仙區民政局累計發放城鄉低保資金3953.7257萬元;游仙區衛健局累計為區內農村低保對象等七大類弱勢群體2200余名患者提供了“先診療后付費”服務,為548人提供了專項救治服務;游仙區公安分局對全區無戶籍兒童分類制定處置建議,有序開展落戶工作;游仙區交通運輸局積極對上爭取入戶公路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各部門積極作為,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下一步,游仙區將一如既往把群眾“心上事”當成“上心事”,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把民生小事辦好、急事辦實、難事辦妥,不斷努力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