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7日電 (曹琳)冬日的午后,暖陽傾灑在廣元白龍湖上,映得湖面波光粼粼,緩緩駛來的客輪滿載著歡聲笑語,穿梭于兩岸之間。
一直以來,廣元市青川縣沙州鎮白水關社區、高峰村、永紅村、東山村、白河村沿白龍湖而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若沿著路面出行,村民們需要花上3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才能到達最近的場鎮。因此,到白龍湖渡口乘船過河成為這里村民的主要出行方式。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原有的輪渡班次和渡口設施已無法滿足村民日常生活和經濟發展需求。
“以前坐船很不方便,班次少,岸上連個遮風擋雨的地方都沒有。孩子上學、家人看病買藥又都要靠船出行,每次遇到雨天等船都要受不少罪。”近日,白水關社區村民董洪坤回憶說。

“以前想把家里的雞蛋、蔬菜拿去對面市場賣,在渡口一等就是大半天,這一來一回一天就過去了,既耽誤時間,又影響收入。”村民張艷也表示。
終于在今年4月,這一難題迎來轉機。青川縣紀委在開展廉情走訪的過程中,轄區村民反映了這一情況,縣紀委立即派工作組走訪核實,并將相關問題納入群眾“急難愁盼”重點事項,反饋給沙州鎮黨委集體研究解決。
民生是大事,小處見真章。沙州鎮黨委政府迅速組織召開聯席會議會商對策,經集體討論后,與廣運集團協商,將過河船只增加到8艘,并嚴格執行每小時發出一班船制度。同時,爭取到青川縣水利局匹配專項資金28萬元,新建公廁1處、候船亭1處。今年8月,新增渡輪班次、公廁、候船亭已全部投入使用,惠及當地群眾424戶1376人。
現如今,村民出行便利了。“現在定點發船、增加了班次,我們過河辦事方便多了。我去場鎮買賣東西的次數都變多了,上午去上午回,家里農活一點都不耽誤!贝迕穸既蕚惛吲d地說。
受天氣影響的候船環境也已成為了歷史!耙郧岸膬杉具^河辦事最讓我頭疼,不是熱得受不了,就是冷得直哆嗦!贝迕褛w曉華感嘆道,現在有了候船廳,再也不用擔心風吹雨淋,真是太好了。
為全面保障群眾渡河安全,沙州鎮還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應急救援演練和安全隱患排查,并在碼頭周邊設置了多個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全方位織密村民乘船渡河“安全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