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4日電 (王琴 魏穎)近日,一起涉及數十名工人的勞務合同糾紛案件在瀘縣法院執行法官的巧妙處理下得以圓滿解決,不僅申請執行人胡某等人順利拿到了應得的工資,被執行人曾某也成功討回了自己被拖欠的薪資,為這場雙重欠薪的連環債畫上了句號。
據悉,法院受理了申請執行人胡某等數十人與被執行人曾某、杜某的勞務合同糾紛一案。胡某等人依據民事調解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曾某、杜某履行支付工資20余萬元及執行費3千余元的義務。面對這一案件,執行法官王琴與執行員張金橋迅速行動,向被執行人曾某、杜某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和報告財產令。
在執行過程中,曾某和杜某主動提出了解決方案,即由兩人各承擔一半的債務。杜某隨即履行了自己的付款義務,然而曾某卻多次以各種理由推脫,拒絕配合執行工作,也未向法院報告財產狀況。面對曾某的消極態度,法院對其進行了口頭警告,并告知若再不配合將采取拘留措施。然而,曾某仍然避而不見,未按承諾期限付款。
12月9日,法院依法對曾某采取了拘傳措施。在執行員張金橋的耐心詢問下,發現曾某確實無力支付案款,但其背后還隱藏著一筆被老板拖欠的薪資。張金橋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線索,決定從幫助曾某討薪的角度出發,運用專業知識與執行經驗為其“出謀劃策”。
在張金橋的協助下,曾某通過電話聯系上了自己的老板。張金橋一邊釋法說理,一邊闡述曾某的實際困難。經過一番溝通后,曾某的老板表示會盡快湊錢支付工資以解曾某的燃眉之急。
就在第二天,曾某的老板成功湊齊了資金,將所欠曾某的工資10萬余元存入了曾某的賬戶。法院隨即采取了扣劃措施,將這筆資金足額支付給了胡某等十余名工人。至此,這起欠薪案件得到了圓滿解決。
“在辦理執行案件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實干,更要講究方式方法,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王琴法官在復盤本案時感慨,“在遇到瓶頸時換個角度去思考,也許就能柳暗花明。”
執行工作的艱難之處就在于往往案情復雜且多變數,就要求執行干警既要實干又要巧干。事必有法,然后可成。雷霆手段結合靈活多變的執行思路,有的放矢地形成執行計劃,才能切實做到案結事了人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