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推動醫療保障發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全局和四川區域發展戰略,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醫保協同發展
近日,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四川首次編制并發布的醫療保障領域的專項規劃。《規劃》如何編制出臺?有什么意義和特點?未來五年,四川省醫療保障事業如何發展呢?12月14日,四川省醫療保障局對《規劃》作出了解讀。
規劃是如何出爐的?
作為四川省政府專項規劃,《四川省“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是“十四五”時期指導四川省醫療保障事業改革發展的行動指南,也是醫療保障部門牽頭編制的第一個五年規劃。
2019年7月,四川省醫療保障局啟動《規劃》編制,先后赴市(州)調研、組織專家座談,在全面總結分析四川省“十三五”時期醫療保障事業發展成效和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國家醫療保障規劃基本思路和四川實際,認真研判“十四五”時期醫療保障發展形勢,形成了《規劃》編制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
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四川省醫療保障局在網上公開征求公眾意見;先后兩次書面征求省級22個部門和21個市(州)醫療保障局意見;赴重慶市就《規劃》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醫療保障協同發展相關內容進行專題研究并達成一致,經過專家評審,報國家醫療保障局和省發展改革委進行規劃銜接審查。省醫療保障局充分吸收采納各方意見、反復研究并進行了修改完善。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省醫療保障局進一步進行了銜接修訂,保證《規劃》在編制過程中始終與國家政策相銜接。
規劃有哪些重點?
《四川省“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障規劃》著眼于醫療保障運行機制改革,提出了健全完善待遇保障機制、鞏固優化籌資運行機制、持續改進醫保支付機制、建立健全基金監管機制。明確了協同推進醫療保障改革發展的重點任務,包括深入推進醫藥價格改革、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健全醫保信用管理體系、協同推進健康四川建設、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大力推進智慧醫保建設等內容。
同時, 《規劃》還對“十四五”時期四川全民醫療保障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作了全面系統的部署,確定了5項重大工程和5個重大項目,并以此為抓手推動《規劃》落實。
5項重大工程具體包括:DRG付費方式改革評估工程、醫藥價格改革工程、醫療保障服務標準化建設工程、公共服務標準化工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推進工程。5個重大項目具體包括:醫療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項目、長期護理保險失能等級評定項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醫保協同發展項目、智慧醫保建設項目、干部人才培育項目。
規劃能給老百姓帶來什么?
《規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民生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好地滿足全川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助力健康四川建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公平、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醫療保障。總體來看,《規劃》編制主要體現了五大特點:
第一是著重健全制度體系。“十四五”時期,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全民醫療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第二是推進區域協同發展。推動醫療保障發展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全局和四川區域發展戰略,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醫保協同發展,深化醫保區域合作融入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格局,深化拓展“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推進五大片區醫療保障協同發展,促進地區間醫療保障待遇趨同、監管聯動、服務統一。
第三是深入實施健康四川戰略。強化系統治理,增強醫保、醫療、醫藥聯動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激發醫藥服務供給側活力,有效提高醫藥產品供應和保障能力,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助力提高全省人民群眾健康水平。
第四是全面應用智慧醫保。持續深化醫療保障數字化、信息化建設,不斷提高開放共享應用水平。全省信息平臺建成運行,電子憑證普遍使用,線上辦理率明顯提高。醫保智能監控體系更加穩定高效。
第五是持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以推進醫療保障治理創新為目標,完善醫保經辦管理服務體系,深化醫保協議管理,提高醫保公共服務標準化和便捷化水平,加快推進異地就醫結算和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改革創新,人民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
記者 劉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