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總,你看我這背簍橙子花你還收不?”
“收收收,當然收啦!”
盡管五月的北川最高溫度已然來到30多度,但相比之下,也難及高安村果農劉秀英前來“賣花”時臉上洋溢的熱情。
“這半背簍橙花,我能掙80元。放在以前,這些花就白白浪費了,現在賣花的利潤比賣橙子還高!”劉大姐興奮地表示。
對于當地“變廢為寶”的切實轉變,要從“柯城—北川”新一輪東西部協作談起——復泰中醫藥健康科技聯合研制中心與高安種植基地落戶。

東西協作助力復泰落地生根
受益于北川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地理優勢,產自當地的玫瑰具有花形大、花香濃、出油率高的優勢,其精油品質與原產地保加利亞相比毫不遜色,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十足。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復泰玫瑰公司(以下簡稱復泰)近年來一直在尋求配套科研中心與新種植基地的落地。
2021年,東西部協作資金投入130萬元,參與復泰中醫藥健康科研中心建設項目建設,與新種植基地一并在永昌鎮高安村落戶。該中心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包含研發中心、淬煉提取車間、食品添加劑車間,現已正式投產。
據悉,復泰在北川禹里鎮、漩坪鄉等地區已建成2000余畝玫瑰種植園,帶動當地1000余戶從事玫瑰產業,實現群眾年人均增收6000多元。科研中心與新基地建成投產后,整體項目以“公司+代工廠”為生產模式,在掌握核心技術和銷售渠道的基礎上,將大宗產品交由合作代工廠進行生產,預計5年內達到3億元總產值規模。
因地制宜打造“3+1”利益聯結
“在東西部協作的大力支持下,企業來到高安時,我們已先將村里的閑置土地集中起來,以村委會名義租給企業。這樣不僅降低企業與村民間的溝通成本,打消企業的顧慮,同時還將企業招工優先考慮本村村民寫進協議。如此一來,村民在家務工每月就有租金和務工兩筆收入。”高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魏綱說。
項目在高安村啟動后,采取“企業+農戶+基地”的產業發展模式運作,即企業提供苗木,農戶種植,企業后期再進行統一收購,讓村民在不出家門的前提下就能掙到錢,增加家庭收入。據介紹,除了目前基地種植的玫瑰能提取精油外,對于當地如橙花、桂花、香樟等作物同樣能提取精油,還能幫百姓實現進一步增收。
通過優化完善項目利益鏈接機制,不僅提高當地集體資源與資產的收益率,還積極整合當地原本農業資源,建立起一套土地流轉收租金+務工就業掙酬金+集體保底分紅得年金與資源收購賺現金的“3+1”機制。
東西部協作項目實施后,提供各類就業工位200個,企業每年向村集體經濟分紅6.5萬元。基地建成1000余畝,畝均租金500元,年租金50萬元,預計戶均增收2000余元。
隨著科研中心的投入運行與高安基地的持續打造,通過帶動群眾種植芳香植物,形成規模后還可進一步發展庭院經濟和農家樂,增加當地百姓收入。由此帶來的變化不僅讓當地百姓直接受益,產生的示范效應也在周圍迅速擴散開來,復泰公司當地負責人蔣銳對此深有體會:“就在前兩天,隔壁金龜村趙大爺還專程趕來詢問能否在他家種植紫蘇,我也趕緊把種子交給了他。”

科技賦能打造北川特色產業
蔣銳表示,復泰高安基地將不局限于以玫瑰為代表的芳香植物原料提取研究和生產,對于趙大爺提及的紫蘇,正是基地二期項目計劃重點打造的經濟作物之一。
去年,復泰成功引入成都中醫藥大學國家重點實驗科研實力和團隊,設立科研中心博士工作站與醫學生教學實習園區,采取企業+高校+科研力量的方式實現產學研相結合。
目前,企業順利完成了北川地區紫蘇、金銀花的品種選育和品質研究工作,成功篩選出2個優勢品種。通過進行北川優勢藥材品種研究,并在當地進行種植推廣,實現形成規模化芳香藥物基地,助力鄉村振興,為北川打造出一張屬于道地中羌藥材和芳香藥植物的金名片。
據介紹,高安基地依據園區水系梳理規劃,同時與山勢結合,在保護耕地的基礎上,借助專業科研團隊力量,采用現代農業最新技術和中醫藥文化理念,計劃打造一個集西南芳香藥物品種園、北川中羌醫藥園、現代農業科技種植園、中醫藥健康科技聯合研制中心、中醫藥芳療和抗衰老文化體驗區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產學研基地園區,實現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結語
丹心寸意,皆為有情。復泰的玫瑰開滿山谷,在實現自我發展的同時,也扮靚了北川,更帶動了北川百姓就業和增收致富。
隨著新一輪東西部協作的持續發力推動與國家重點實驗科研團隊的加入,打通復泰玫瑰產業鏈指日可待。通過科技賦能,進一步推動北川當地特色產業種植、研究、加工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延伸田園美食餐廳、特色田園民宿、景觀旅游建設,打造有機分布的田園農旅節點,助推北川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