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第十一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開幕。在大會主論壇上,行業大咖們除了“把脈”視聽產業發展新動向,還分享了過去一年中,他們看到和感受到的“變化”。
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
用戶始終渴望高質量的內容,優秀創作者也一直存在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年輕人喜歡在嗶哩嗶哩上“讀”《史記》,看“硬核”科技內容。這是讓嗶哩嗶哩董事長兼CEO陳睿感到意外的一個現象,“復旦大學教授、博導王德峰入駐嗶哩嗶哩不到一年,粉絲數就超百萬,在線課程訂閱人數近15萬,播放量超過200萬。”
“用戶始終渴望高質量的內容,優秀的創作者也一直存在。”陳睿介紹,科技是該平臺最受歡迎的內容之一,其中AI是科技內容中增長最快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嗶哩嗶哩科學科普類內容播放量增長200%,嗶哩嗶哩產出AI相關稿件數量超100萬條,AI相關內容消費人群中“00后”占比達60%。
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
生成式AI將為視聽和影視行業帶來顛覆式的影響
現場,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理論及應用工學博士龔宇介紹,過去一年,網絡視聽行業發展呈現三大趨勢:第一,作品出新,品質為先,好內容成為行業發展原動力;第二,科技創新,AI賦能,特別是生成式AI、影視工業化推動行業提質增效;第三,藝術融合,跨界聯動,開創文娛體驗新模式。
龔宇提到,2023年,大語言模型研發和應用成為科技顛覆式創新的核心突破點,推動了中國影視工業化進程不斷提速。目前,生成式AI已經在愛奇藝的策劃、制作、宣發、用戶體驗等多個環節投入應用,提質增效。他相信,生成式AI將為視聽和影視行業帶來顛覆式的影響。
阿里大文娛集團董事長兼CEO樊路遠:
影視和文旅的雙向奔赴已然“藏不住”
談到中國影視工業化的發展,阿里大文娛集團董事長兼CEO樊路遠表示,內容和技術需“雙翼齊展”。AI時代來臨,優酷不斷探索新技術,賦能藝術創作。他提到,從“妙鴨”問世,到首個數字虛擬偶像誕生,到“幀享”虛擬影棚的搭建,再到超高清體驗的精進,以及“生產制作一體化影視車”的推出,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致力于為創作者解決問題,讓拍攝和制作更高效。
此外,在樊路遠看來,這些年,影視和文旅的雙向奔赴已然“藏不住”。在迪士尼和環球影城,影視作品只能火在“時間有限”的熒屏上,活在“空間有限”的樂園里,而許多城市都是可跨越時空的世界IP。比如,《長安十二時辰》讓“西安”變成世界的“長安”;《清明上河圖密碼》打造的數字化實景基地,讓“我們為什么愛宋朝”有了最直觀的注解。“跟著微短劇去旅行”的創作計劃,也讓浙江曹村鎮再次開啟了自己《飛揚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