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8日電(吳平華)成都市青羊區將金融業作為主導產業強力推進,金融業增加值總量和占比位居成都市前列。近年來,青羊區人民法院發揮金融資源稟賦優勢,做實能動履職,以審判樹規則、以協同促治理,全力營造良好金融法治環境,服務保障金融高質量發展。
據悉,近三年來,青羊區人民法院共受理金融類民商事案件3.6萬件,涉案標的額達124億元,依法保障700余家金融機構及相關企業合法權益。
謀篇布局
加快構建司法服務矩陣
金融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法治建設的保駕護航。人民法院應有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的司法擔當,抓實抓好防風險、保穩定、促發展各項工作,切實讓法治成為地方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構建權益保護“大格局”。堅持在黨的領導下謀劃和推進工作是建設高水平金融司法的根本保證。自2021年起,青羊區人民法院出臺《關于推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系列文件,統籌構建“黨委統攬、上下聯動、內部協作”的工作機制。同時,青羊區人民法院聯合30余家行業法治資源,在金融法治宣傳、金融糾紛多元化解等方面強化聯動協作,構筑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的金融司法服務矩陣。
暢通金融審執“快車道”。為推動“質量優先、兼顧效率、注重效果”工作要求落地落實,青羊區人民法院暢通“立審執”銜接環節,明確15類繁簡分流標準,創新“批量立案、要素審判”與“在線調解、司法確認”雙軌快審機制,打造“合議會商、類案檢索、司法釋明”精審模式,推動金融案件平均審理周期壓縮至28天以內,實現金融案件快執優執,市場主體司法成本明顯降低。
拓展金融司法“服務鏈”。青羊區人民法院大力支持金融創新,不斷優化金融司法前端對接機制,陸續推出訴訟規范指引與金融法治課堂司法服務模式,規范完善金融衍生產品合同文本200余份,有效降低金融創新涉訴風險。同時,青羊區人民法院與高校、學會等共建“金融法治研究實踐基地”,聚焦“創新金融司法服務”主題,形成30余項研究成果,積極滿足金融市場多層次司法需求。
強基賦能
加速提升審判專業水平
金融審判既是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關鍵組成部分,也是國家金融治理體系的重要一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金融審判組織建設,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先后設立上海、北京、成渝金融法院,全國300多家法院陸續設立金融審判庭或金融合議庭,有力助推金融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訴訟服務“全鏈條”供給。2020年,青羊區人民法院獲批設立專業化金融審判人民法庭,面對全類型金融糾紛、大體量金融案件、高標準訴訟服務需求,選址成都現代金融發源地并建成6365平方米的金融法庭,全鏈路配套信息化設備,設置金融司法文化功能區,成功打造四川省首家集金融糾紛化解、知識產權巡回審判、金融法治研究實踐三大功能于一體的數字化法庭,賦能金融審執質效雙升。
在線訴訟“全方位”運行。隨著“互聯網+司法”不斷向縱深推進,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推陳出新,拓寬了司法為民、便民服務的輻射面。近年來,青羊區人民法院乘勢而上,研發應用金融智能審判平臺,集成在線批量立案、在線調解、裁判文書一鍵生成等功能,在四川省率先實現金融類案遠程化、批量化、智能化審理。同時,青羊區人民法院創新“失聯修復”功能,通過短信等多渠道送達法律文書,有效破解“人難找、案難調、財難處”等難題。
革故鼎新
持續筑牢風險治理體系
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對基層法院而言,如何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更好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將金融風險化解在基層、消解于萌芽是破題關鍵。
深化訴源治理。青羊區人民法院依托區訴源治理中心,先后與10余家行業機構搭建訴調對接平臺,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紛聯絡站和特色金融糾紛調解室,實現調解資源集成集約。同時,青羊區人民法院創新“專業調解+特邀調解+智能調解”多維調解模式,實現金融糾紛線上委托調解、自主配對。近三年來,青羊區人民法院共委托委派調解2643件,成功率達62.7%,“預防為先、調解先行、非訴挺前、訴訟托底”的金融糾紛治理整體鏈條已形成。
抓牢風險防范。司法數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風向標”“晴雨表”。近年來,青羊區人民法院注重類案梳理分析,連續6年發布金融審判白皮書、金融審判年度案例和司法分析報告,有效提升了糾紛隱患預警預防水平。同時,青羊區人民法院持續強化大要案處置示范效應,綜合運用“行政處置優先+司法程序協同+多元調解示范”的要案辦理模式,努力將矛盾糾紛消解在基層,實現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嚴懲金融犯罪。青羊區人民法院始終保持對金融犯罪高壓嚴打態勢,在涉非法集資、養老詐騙犯罪等方面,不斷加強與公安、檢察、金融監管等部門溝通聯絡、協作配合,特別是針對近年來高發的融資理財平臺高息攬資、違規增信等金融犯罪行為,加大刑事處罰與犯罪預防力度,有力維護金融市場秩序穩定。
萬里征程風正勁,千鈞重任再揚帆。立足新起點,青羊區人民法院將持續做實能動履職,培優金融審判專業能力,錨定專業化、國際化、智能化發展方向,集聚優質資源建強金融司法協同治理載體,打造金融法治生態環境“青羊樣板”,為全面建成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重要承載地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