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shouye > 中新網四川

綠色低碳產業產值近1400億元 助力美麗宜賓建設
2024年12月20日 13:3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0日電 (吳平華 羅友莉)宜賓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今年1—10月,宜賓綠色低碳產業產值近1400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近45%,較去年同期提升3個百分點。

宜賓市“揭榜掛帥”新型研發機構“江源行動”正式啟動。 羅友莉 攝

  近年來,宜賓市堅持以綠色低碳為導向,搶抓國家“雙碳”發展戰略和新能源“風口”機遇,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制造體系,打造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集聚區,動力電池、晶硅光伏、新能源汽車、儲能產業等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

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奮力推進美麗宜賓建設。 蘭鋒 攝

  動力電池方面,在四川時代帶動下,宜賓累計簽約動力電池及其配套項目120余個,基本形成從電池組件到電池制造,再到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的綠色閉環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晶硅光伏方面,宜賓以宜賓高新區為核心區,按照“1+N”模式規劃萬畝光伏產業園,成功引進四川高景、英發德耀、四川東磁、和光同程等光伏相關企業,初步完成全產業鏈布局。

  新能源汽車方面,落戶凱翼汽車、宜瑞商用車2家整車企業,引進相關產業鏈配套項目,宜賓已初步構建集整車、動力電池、各類常規汽車零部件為一體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體系。

  儲能產業方面,宜賓高標準規劃建設3.89平方公里的儲能產業園,成功引進中車株洲所、中國能建等頭部企業,建成儲能系統集成產能8GWh,在建6GWh。

  而隨著綠色低碳產業在宜賓的集聚成勢,應用場景也多元綻放:在四川率先推廣“電動宜賓”應用示范,全力打造換電重卡、智能軌道、公共交通、光儲電站等應用場景,累計建成重卡換電站超20座,推廣電動重卡超2200輛……

  產業向“新”也帶來了增長的向“綠”。發布會上,宜賓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楊炯介紹,今年1—10月,宜賓綠色低碳產業產值近1400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近45%,較去年同期提升3個百分點。

  面對已有成效,宜賓如何推動更高質量的發展?發布會上給出明確信號:宜賓將進一步深耕細作重點產業鏈,聚焦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綠色轉型升級,著力構建工業綠色低碳轉型與工業賦能綠色發展相互促進、深入融合的現代產業格局,切實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奮力推進美麗宜賓建設。

  基于“綠色”發展底色,楊炯介紹,宜賓將錨定主攻方向韌鏈強群,持續推動產業規模能級躍升:做深優質白酒、動力電池、晶硅光伏、數字經濟四大主導產業強鏈成群;抓實能源化工、輕工紡織、機械制造、建筑材料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促進新型儲能、數字能源、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通用人工智能輔助等未來產業有實質性進展。同時,積極探索氫能、低空經濟等新賽道,搶占未來發展新風口。

  產業規模能級躍升,離不開新質生產力的培育發展。而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如何讓這一“關鍵變量”成為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楊炯對此表示,將狠抓科技創新引領驅動,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一方面,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布實施“揭榜掛帥”項目,培育打造一批標志性產品和工業精品,暢通技術成果轉化渠道;推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研發機構全覆蓋。另一方面,搭建科技創新平臺,持續培育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每年新增省級以上研發創新平臺10家以上;支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小微企業“雙創”基地和中小微特色產業園建設,靶向培育一批企業“小升規”,促進大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此外,推動企業自主創新,壯大市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名錄庫,培育一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打造一批創新實力強、專業基礎好的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

  與此同時,宜賓還將突出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不斷提升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具體而言,宜賓要加快“智改數轉”和設備更新改造,引導幫助中小企業加快上云用數,支持骨干企業建設“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建設一批功能完備的智慧園區,開展大規模技術改造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行綠色設計,推動重點園區和企業運行管理、生產工藝、資源利用等方面綠色化轉型,開展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評價和示范;大力推進節能降碳,強化“三線一單”實施應用,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加快應用節能降碳先進技術,加快低效設備淘汰與高效設備替代,探索建設國家級近零碳排放園區,推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 日本特黄高清免费大片 |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 亚欧成人中文字幕一区 | 午夜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