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shouye > 中國網

交大希望學院第十一屆說課比賽奏響數智教育新樂章
2024年12月20日 19:37 來源:中國網 編輯:韓金雨

  教育是點亮未來的燈火,而創新則是推動教育前行的不竭動力。在數智化浪潮洶涌澎湃的時代背景下,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在教育創新的前沿,積極探索數智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新路徑。經過前期緊張有序的初賽和半決賽選拔,學校第十一屆教師說課比賽決賽于12月18日14:30在6103報告廳盛大啟幕。

說課比賽現場。雷小康 攝
說課比賽現場。雷小康 攝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學校自啟動第十一屆教師說課比賽以來,得到學校全體教師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此次大賽緊扣“加快數智化轉型步伐,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這一鮮明主題,致力于推動學校學科專業深度融入數智化元素,積極探索課程與數智化技術有機融合的創新路徑,同時緊密貼合產業結構調整對應用型人才的新需求,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模式。本次大賽不僅是一場教學藝術的巔峰對決,更是教育智慧與創新理念的璀璨交匯。

  李祎晗、廖海汐、徐旻瑤、代夢佳、廖溢婷、蔣蕊、連嬌和黎蘭八位教師憑借出色表現脫穎而出,晉級決賽。決賽現場氣氛熱烈,教師們準備充分,各展所長,在15分鐘內圍繞參賽課程,從課程定位、內容、方法、資源、學情分析、過程設計、考核方式、特色創新、成效及思政育人等進行了全面深入闡述。

  李祎晗老師以“踐行數字,不能管住心智育人”為主題,在教學中創新地將數字化轉型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通過精心設計特色課程任務,引入大國工程案例,通過開展校企合作,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的學習體系與評價反思機制,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廖海汐老師則聚焦大數據審計課程,巧妙借助審計機器人與大數據平臺等前沿工具,將政企協同與思政教育理念貫穿其中,志在培育兼具大數據審計專長與良好職業道德的復合型人才。

  徐旻瑤老師在講授城市規劃設計課程時,通過采用模塊化教學方法,結合大數據技術的支持,并融入思政育人的多維度理念,與鄉村振興等社會實踐活動緊密銜接,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旨在為建筑領域培養并輸送高素質的優秀人才。代夢佳老師在生涯教育3.0時代的職業規劃課程中,依托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教學創新,運用數字工具顯著提升了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并直觀展現了教學成果及未來的優化方向。

  廖溢婷老師聚焦“數字賦能”思政教學,深入探索增效之道。她通過多媒體資源使思政理論生動直觀,利用在線平臺促進師生互動,借助數字化管理工具實現個性化教學,從而讓思政教育真正觸動學生心靈。蔣蕊老師著眼于“數字驅動新課堂”,凸顯操作系統課程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核心作用。她主張理論教學結合虛擬實驗室,實踐環節融入企業真實案例,并借助在線平臺與競賽機制,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連嬌老師以“智教生態圈智啟未來”為主題,深入探討了管理學原理課程在人工智能時代的革新路徑。她引導學生運用數據分析技術解決管理難題,強調了跨學科融合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黎蘭老師圍繞“統計教學奠基礎,數字分析剖析圖”的主題,著重闡述了數據在運輸統計課程中的核心地位。她分享了利用數據分析技術優化教學內容與評價體系的實踐經驗,為學生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并提供了實用的操作技能。

  經過激烈角逐,黎蘭老師榮獲一等獎,廖溢婷和徐旻瑤老師榮獲二等獎,廖海汐、蔣蕊和連嬌老師榮獲三等獎,李祎晗、代夢佳、廖華、張海瑩、楊爽、張雪瑩、王娟、趙旭茂和李旺林老師獲得優秀獎。

  獲獎教師們在此次說課大賽中的表現,不僅僅是他們個人在教學理念創新與課程設計上的卓越才能的一次華麗綻放,更是深刻映射出了學校在推進教育數字化、智能化改革進程中的新方向與新探索。他們巧妙地將數智化技術融入說課內容,無論是通過大數據分析來精準定位學情,還是利用前沿技術來豐富教學手段,都生動展現了教育現代化的無限可能與廣闊前景。這些精心準備、緊密圍繞數智化展開的說課展示,不僅彰顯了教師們勇于嘗試、敢于突破的個人魅力,更為在場的每一位觀眾,包括同仁、學生及教育管理者,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視聽盛宴與思維碰撞。它們如同一扇扇窗口,打開了通往未來教育世界的大門,讓所有人都能一窺教育數字化轉型下的教學新生態,感受到了科技賦能教育所帶來的深刻變革與無限活力。

  除了精彩的說課展示外,姚壽廣教授的點評猶如畫龍點睛,為整場活動增添了別樣的深度與廣度。他高度評價了此次大賽對于展現學校數字化轉型改革成果的積極作用,他表示,眾多參賽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和創新的精神,積極探索教學方法的多元融合與課程內容的深度拓展,為教育教學領域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姚壽廣教授在點評中細數了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的諸多亮點,如巧妙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教學效果,以及勇于嘗試跨學科整合,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學校在推動數智化轉型過程中的顯著成效。同時,作為一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姚壽廣教授也中肯地指出了當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他強調,只有不斷追求卓越,才能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不斷邁上新的臺階,為培養更多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常務副校長馬貴平在總結時,首先對所有參賽教師以及幕后組織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表示了由衷的感謝。他表示,每年的參賽教師們都展現出了極高的熱情和不懈的努力,形成了良好的“以老帶新”氛圍。教師們需要保持這份對教育的熱愛與執著,通過相互交流與學習,不斷傳承與創新。隨后,一句擲地有聲的話語引起了廣泛共鳴:“人工智能不會淘汰教師,但會淘汰不會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師!彼源讼蛉=處焸鬟f了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緊迫性與重要性。馬貴平指出,大賽不僅是一次教學技能的展示,更是一次關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育,提升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深度探討。他鼓勵全體教師要勇于探索,敢于實踐,將數字化工具融入日常教學,以科技助力教育公平與質量的雙重提升。最后,他表示,希望此次大賽能成為推動學校數智化轉型的一個重要節點,呼吁所有教師以開放的心態擁抱變化,主動學習新技術,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共同構建一個更加智慧、高效、包容的教育體系,助力學校數智化轉型。

  教育之路,因交流而寬廣;教學之藝,因創新而精進。此次教師說課大賽的成功舉辦,標志著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在教學改革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步伐,是一次智慧與激情的交融,也是一場教書育人理念的深刻對話。學校將以此次比賽為契機,持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課程體系改革,加大數智化教學資源投入,致力于不斷提升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質量。(西南交通大學希望學院 鄧靜漪 馬克伊莎)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二区一区 | 亚洲日韩首次亮相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无卡 | 日韩亚洲首页中文字幕 | 综合亚洲日本日日摸夜夜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