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9日電 (羅心平)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加和交通新業態的興起,近年來,道路客運行業客流量下降的趨勢日益明顯,面對服務供給結構性矛盾,道路客運駛入轉型之路,個性化、差異化、品質化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抓手。2024年,瀘州市運管局充分發揮道路運輸體系的基礎性、主體性地位,在服務保障群眾出行方面,緊緊圍繞“補短板、強弱項、促融合、優服務”,推動客運行業向信息化、集約化、公司化方向轉型發展,在服務全市鄉村振興,打通群眾出行“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實現“人享其行”美好愿景,建設幸福美麗瀘州做出了不懈努力。
“春風+金通”一票制便捷農民工“零距離”出行
2024年1月11日,瀘州市率先在全省啟動為期60天的農民工返鄉返崗“一瀘春風·溫暖回家”行動,投入省際超長客運車輛110輛,與“金通”小黃車一票制無縫對接,接送農民工返鄉返崗,保障農民工“出廠門、上車門、進家門”的“零距離”出行需求,實現道路客運、城市公交、出租汽車與高鐵、機場之間的無縫對接,全市組織開行包車“點對點”運輸1100余趟次,安全接送農民工返鄉返崗4.5萬人次。春運期間,全市道路客運共投放客運車輛2336輛,營運性運輸累計發送旅客374.07萬人次,運輸服務不斷升級折射出道路運輸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新變化。
公鐵無縫銜接保障旅客“零距離”換乘
2024年10月1日,在瀘州東站試運行瀘縣、合江縣縣城至東站直達免費客運班線2條,新開行普通班線1條,優化原有班線9條,投入常規客運運力81輛。為滿足城際出行旅客換乘需求,在瀘州高鐵站新建長途汽車換乘點,開行瀘州高鐵站至瀘州四縣、富順、赤水等主要城際干線直達班線15條,依托“快線+定制”的出行方式,單日運送旅客可達700人左右,從而實現了下高鐵不出站,就能乘坐長途客運班車,而且也讓需要乘坐高鐵的乘客一車抵達。
行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場景化定制客運
瀘州市運管局順應綜合運輸格局變化及“互聯網+道路客運”發展趨勢,全力推動定制客運邁上新階段,定制客運進高鐵站進機場進港口,并與景區景點、旅行社、酒店合作,提供“車票+門票”“車票+酒店”等一體化全鏈條服務,滿足人民群眾“點到點、門到門、站到站”的出行需求。2024年,全市新增定制客運線路30條,車輛117臺,現有線路74條,車輛291輛,線路數、車輛數同比2023年有較大幅度提升,日最高旅客發送量突破7000人次,日均發送旅客約4000人次,已超過同類班線進站運輸量,隨客而行的定制客運成為道路客運的發展方向,城鄉人民群眾出行的首選。
打造“村村通”平臺農村出行和物流風生水起
瀘州目前正在自主研發鄉村運輸“村村通”信息服務平臺,運行后將破解現有營運中村民有需求,但尚有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不僅能為村民出行提供方便,而且還能依托直通車,為農產品生產、流通、交易提供一站式服務,為農村村民乘坐客車、公交車提供智慧出行信息服務,實現班次信息“一鍵可查”、車輛位置“一鍵可知”、外出乘車“一鍵可約”、農村寄遞“一鍵可辦”,全市781條農村客運(公交)班線、2727余臺農村客運(公交)車輛上線平臺,服務農村地區200余萬群眾。
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革特色服務交出暖心民生答卷
2024年,瀘州市運管局深入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新出臺的《農村道路客運運營服務指南(試行)》,指導三區和瀘縣實施農村公交化改革,推動城鎮公交向農村公交轉變,全面建成了銜接順暢、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客運服務網絡,陸續開通農村公交186條,城際公交26條,實現了農村公交覆蓋全市34個鄉鎮、362個建制村,惠及100余萬農村群眾公交出行,有效解決了邊遠行政村交通不便的問題,城鄉客運一體化水平顯著提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