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shouye > 中新網四川

宜賓:十方面堅持發力 加快建成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2025年01月10日 15:16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0日電 (吳平華 羅友莉 王春艷)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謀劃之年。近日,宜賓市“兩會”召開,宜賓市政府工作報告對宜賓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予以了明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5.8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品價格漲幅2%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糧食產量穩定在52.9億斤以上;完成省上下達的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任務。

翠屏山滿眼皆綠。王宇 攝

  圍繞全年目標任務,宜賓將重點在提振消費、產業發展、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城鄉融合、改善民生等方面持續發力,并具象化為十個“堅持”。

  堅持在項目建設、擴大消費上持續發力,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具體來說,狠抓一攬子中、省增量政策執行和爭取資金支持,多措并舉激發有潛能的消費,圍繞“擴中、提低、托底”思路,千方百計促進群眾增收。積極擴大有效益的投資。超前謀劃儲備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以及有稅源、有持續產出的重點產業項目。

四川時代是全球首家電池“零碳工廠”。王宇 攝

  堅持在建圈強鏈、深耕賽道上持續發力,進一步優化現代產業生態。以圈鏈思維推進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全力打造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國家級晶硅光伏產業集群、全國同類城市領先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力爭優質白酒產業實現產值950億元、動力電池產業實現產值1300億元、晶硅光伏產業實現產值350億元,數字經濟產業規模達到630億元;以智改數轉賦能傳統產業煥新升級,穩步推進100戶以上企業數字化轉型,積極爭創全國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以場景建設推動未來產業集聚成勢,加快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數字能源、人工智能產業,力爭全年整車產銷13萬輛、實現產值180億元,建成儲能系統集成產能18GWH以上、實現產能100億元;以園區建設夯實產業發展支撐,推進宜賓高新區爭創國家級高新區,支持翠屏區新設省級經開區等。

  堅持在科教興市、人才強市上持續發力,進一步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推動職業院校與園區、企業聯合辦學,促進產教融合縱深發展;推動宜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宜賓醫藥健康職業學院實現首期招生辦學等。提升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力爭引進落地新型研發機構和產業科研平臺4家,建成高水平科技孵化器4家。加快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創新領軍企業”成長體系,力爭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8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00家。

  堅持在深化改革、優化環境上持續發力,進一步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抓好重點改革任務落地,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深化國資國企、財稅金融、能源管理等改革,更好賦能高質量發展;對于打造可感可及的一流營商環境,政府工作報告也釋放了強烈信號,要加快建設市縣鄉村四級智慧服務體系,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政策要素“一網通享”、企業訴求“一鍵回應”、經濟運行“一網統管”。深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創新穩妥推進包容審慎監管等,深化以控制成本為核心的營商環境改革,全方位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堅持在產城互動、融合發展上持續發力,進一步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按照“人城產”的營城邏輯,緊扣城市規模、功能、品質三要素,加快建設更加適應產業發展的城市形態。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持續擴大公積金制度覆蓋范圍,加力推進商品房“以舊換新”和“房票”安置等舉措,籌集保租房1000套、開工城市危舊房改造1500套;優化“好房子”建設機制,探索“團購+團建房”開發模式,更好滿足各類人群結構性、差異化需求。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支柱產業,,賈逵推進國家5A旅游景區、世界級旅游度假區、國家旅游名縣創建。大力開發文博游、研學游等新路線,形成一批“小而美”的旅游爆款引流場景。精準實施“引客入宜”,力爭接待游客1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00億元。

  堅持在生態保護、綠色轉型上持續發力,進一步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牢固樹立上游意識、強化上游擔當,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深入推進美麗宜賓建設,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確保22個國、省考核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率和長江、金沙江干流斷面2類水質保持100%。在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部署中,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建立碳排放監測、碳足跡追溯機制,支持三江新區、宜賓高新區、高鐵南片區等打造綠色低碳發展先行示范區;高效運行“虛擬電廠”,加快純綠電微電網建設,構建“源網荷儲充”一體化新型電力系統應用示范場景;加快建立全市統一的生態產品總值核算制度體系,爭創全國“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等。

  此外,宜賓還將堅持在擴大開放、內聯外暢上持續發力,進一步鞏固四川南向開放樞紐門戶地位。深化與成都、重慶“雙核”聯動,深入推進宜瀘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加快推進渝昆高鐵宜賓至筠連段建設,高水平運營國家級經開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平臺等;堅持在鄉村振興、區域統籌上持續發力,進一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實施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補短補缺五年計劃,完成163個省級和美鄉村建設;堅持在服務民生、改善民生上持續發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持續實施“宜美家園、共同創造”十大惠民行動,確保本科及以上人才來(留)宜就業不低于2.5萬人、新增普惠托位1000個;堅持在嚴守底線、嚴防風險上持續發力,進一步構建更高水平安全格局。抓實礦山、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點領域安全治理。加強“校園餐”整治,打造“酒都食安”品牌,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方向既定,路徑即明。站在新的征程上,宜賓圍繞全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等定位,緊扣加快建成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目標,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力譜寫中國現代化宜賓新篇章。(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 亚洲制服类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高清 | 中文字幕不卡乱偷在线 | 中文字幕手机在线视频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