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6日電 (胡德春 鄭越)15日,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咨詢公司組織行業院士、專家在成都召開四川雜谷腦河獅子坪水電站大壩隱患治理效果評價與技術創新成果咨詢會議。

會議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孫保平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宗亮、中國電建集團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宗敦峰等水電行業10余名專家參加會議,參加會議的還有中國華電集團四川分公司、中國電建成都院、中國電建基礎局、重慶大學等單位。會議總結了大壩隱患治理過程中采取的各項研究和技術創新工作,對大壩安全性進行系統評價,認為獅子坪水電站大壩隱患治理達到預期效果,大壩是安全的。
自2017年二期蓄水以來,獅子坪大壩存在變形大、心墻防滲性能差,壩基灌漿廊道出現偏轉和壓剪破壞且裂縫、滲水量持續增大。對此,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高度重視,成立專門組織機構和項目專班,領導并指導獅子坪水電站壩隱患治理的各項工作,四川華電雜谷腦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雜谷腦公司)迅速行動,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編制現場應急處置方案,與地方政府共同建立聯合防控和信息溝通機制,每年汛前組織具有針對性的應急預案實戰演練,積極推進大壩隱患治理措施的研究與實施。
為科學有效地解決大壩隱患,雜谷腦公司組織中國電建成都院、基礎局等參建單位,與重慶大學等高校展開深度合作,共同開展研究工作。期間,共組織了30余次專題會議,深入分析隱患原因,廣泛討論治理方案。同時,該公司還委托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先后主持召開了4次獅子坪水電站大壩隱患治理評審會。經過現場地質勘測、鉆孔取芯、物探檢測、監測成果分析及試驗等一系列工作,最終確定了包括壩基廊道臨時加固、心墻內新建混凝土防滲墻、基巖帷幕灌漿、新老防滲墻之間的搭接帷幕灌漿、心墻充填灌漿以及大壩壩頂拆除重建的綜合治理方案。
隱患治理從2021年11月開始,至2024年5月大壩隱患治理工程全部實施完成,各項施工和質量檢查成果均滿足設計要求。工程開展了高壓力情況下堆石料壓縮試驗、堆石料濕化試驗、流變試驗、動水力侵蝕試驗,揭示了板巖堆石料強度低、粒型差、破碎率高導致濕化、流變和動水力侵蝕附加變形的特性。開展了冰磧土心墻滲流侵蝕試驗、透明土侵蝕試驗、滲流侵蝕變形耦合計算分析,揭示了冰磧土心墻缺陷的滲流侵蝕和自愈特征,解釋了獅子坪大壩心墻缺陷和局部滲漏通道的產生原因,為后續冰磧土心墻的反濾設計準則和施工質量控制提供了借鑒。開展了防滲墻及成槽期固壁泥漿擴散區形態的現場驗證性試驗,初步研究了防滲墻槽段接頭的力學和滲透特性,揭示了防滲墻槽段接縫、上下游泥皮、橋塞區和泥漿浸染區的實際形態,證實了防滲墻槽段縫不抗拉、具有抗剪和抗滲性能的認識,提出了基于槽段界面粗糙度的力學本構模型,對防滲墻的模擬與分析提供了新的認知。研制了160m級液壓雙輪銑槽機新型結構,優化了液壓雙輪銑槽機+液壓抓斗+沖擊鉆機和“銑抓鉆法”工藝,創新了超深防滲墻連接接頭拔管施工工藝,實現了160m級超深黏土混凝土防滲墻的施工和質量控制。
這些技術創新和施工實踐不僅提升了深厚覆蓋層高堆石壩筑壩技術,推動了行業科技的進步,更為后續類似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示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