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農歷大年初四,成都文旅市場迎來新春“開門紅”。去哪兒、美團等旅行平臺數據均顯示,春節假期前3天,成都躋身全國旅游熱度TOP5城市,排第四位。成都濃濃的“年味”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和游客。
成都的新年氛圍也蔓延到了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臺,主題涵蓋圍爐煮茶、燙著火鍋游錦江、寬窄巷子看大戲等。成都年輕時尚的文旅場景帶火帶旺了文旅市場,也催旺了文旅消費。
傳統戲曲吸引市民游客熱鬧過新年

京劇折子戲《白蛇傳》、黃梅戲折子戲《天仙配》……大年初四,走進寬窄巷子,“民間有戲”的精彩舞臺映入眼簾,開年主題大戲川劇折子戲《拜新年》《盜仙草》等戲劇正在熱演。舞臺上,表演者婉轉的唱腔、絢麗的服飾、靈動的身姿,將人們拉進了傳統戲曲的迷人世界。白蛇傳的深情款款、盜仙草的驚險刺激,一幕幕經典戲曲在古巷中穿梭,引得觀眾陣陣驚呼。“看了一輩子的川劇,沒想到在這寬窄巷子里,還能瞧上全國各地的名戲,這年過得有滋有味!”成都本地人陳大爺激動地說。
“從初一開始一直到大年十五,在寬巷子1號院,我們安排了昆曲折子戲《游園驚夢》、豫劇折子戲《花木蘭》等多場全國經典戲曲,在這里輪番上演。”寬窄巷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戲曲這個流傳千年的藝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接納和喜愛。戲曲表達是全球通用的語言,因此在春節期間通過集納全國戲曲的方式,吸引游客的同時,也希望能用這種方式將這份藝術傳遞給更多的人。
記者還了解到,為了讓更多的市民和游客感受新春氛圍和戲曲魅力,景區除了增加氛圍營造外,初一、初三和初五在東廣場進行的民俗戲曲快閃活動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本來戲劇的扮相就好看,過年的時候可以近距離的觀看表演,簡直太好了!”“00后”游客王娜在大年初三趕上東廣場的戲曲快閃,興奮不已,她認為傳統戲劇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傳統民俗的傳承,中式美學的展現,快閃這種形式能讓更多人領略中華傳統精粹。
“游船+”旅游模式帶旺水上經濟
“船上圍爐煮茶、鮮燙火鍋,沿岸再欣賞燈光秀和彩燈,這新春的氛圍剛剛好!”這個春節,錦江的每個碼頭都熱鬧非凡。吸引不少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爭先體驗。2月1日傍晚,記者在東門碼頭看到,除了排隊游船的隊伍外,岸上圍爐煮茶的游客也是不少,身著漢服旅拍的游客更是扮靚了整個碼頭。
據了解,為了迎接新春佳節的到來,夜游錦江不僅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沉浸式主題活動,還結合在地文化依托各碼頭開啟不同“游船+”特色體驗項目,讓每一位游客都能在沉浸式體驗中領略不一樣的“幸福成都”。

記者了解到,在石牛堰碼頭熊貓老茶舫上,游客品茗賞景為主;音樂廣場碼頭,游客可以在蜀味錦江主題火鍋船上燙著毛肚,涮著肥牛,再賞兩岸風光;在夜游錦江新開的城南段,不僅可以圍爐煮茶,還可以燙刷火鍋;在東門碼頭,除了推出多種薈萃各國經典小食的新春套餐可供游客選擇外,游客們還可以換上精心裝扮的漢服或是戲劇服飾,以錦江為背景進行旅拍。
“春節期間,游船上的火鍋和圍爐煮茶套餐銷售情況非常好,每天都滿座。”夜游錦江營銷負責人楊苛告訴記者,今年春節景區以“活力成都年,錦江萬象新”為主題,推出一系列沉浸式文化體驗活動,吸引了不少游客。春節假期前三天,夜游錦江各碼頭接待量突破16萬人次;營收再創新高,同比2024年春節假期前三天營收增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