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接診了一位12歲的小姑娘,小姑娘在兩年前因為雙側青少年平足畸形導致雙足疼痛不適,甚至導致了心理上的自卑,為了徹底矯正平足畸形,小姑娘接受了當前先進的微創雙側平足畸形矯正術。術后平足畸形徹底矯正,雙足的疼痛不適也完全消失了。
據醫生介紹,此次為了取出矯正平足的距下關節制動器,患者再次來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順利取出距下關節制動器,復查顯示雙足內側縱弓恢復,前足外展及后足外翻畸形矯正,疼痛也完全緩解了。
那么什么是青少年平足呢?青少年平足又有何危害呢?具體來講,青少年平足是指青少年時期足弓低平或消失,導致足部結構和功能異常的一種情況。
如果不及時干預,可能會對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運動能力產生多方面的危害,主要危害包括以下:青少年平足患者在行走或運動后,容易出現足部疲勞和疼痛,這是因為足弓塌陷導致足部緩沖能力減弱,無法有效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同時由于平足患者力線異常,會導致足部關節的磨損加快,進而形成關節炎表現;平足可能導致步態異常,如“外八字”或“內八字”步態,這不僅影響行走姿勢,還可能增加摔倒和扭傷的風險。
青少年平足患者在運動時容易感到疲勞,耐力下降,無法長時間進行步行或跑步,這可能影響他們的體育活動參與度。
長期的疼痛和運動能力受限可能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孤僻、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
醫生提醒:如果平足未得到及時治療,還可能引發足底筋膜炎、跟腱炎、拇外翻等并發癥。隨著年齡增長,青少年平足可能導致更嚴重的骨骼和關節問題,如膝關節炎、髖關節炎等,甚至可能影響成年后的生活質量。青少年平足的早期發現和干預至關重要。通過簡單的自我篩查(如觀察足弓、足印分析等),可以及時發現平足問題,并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如佩戴矯形鞋墊、進行足部肌肉鍛煉或必要時進行微創手術。青少年平足的危害不容忽視,家長和學校應重視青少年足部健康,及早發現并干預平足問題,以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據悉,近年來,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在病區負責人陶崎峰帶領下,足踝外科亞專業成功使用微創手術矯正患者青少年平足,術后通過長達2年以上的隨訪,取得了良好效果。手術耗時短,手術切口小,術中置入距下關節制動器,通過限制距下關節的過度外翻,糾正后足的負重力線,從而恢復患足的內側縱弓,矯正前足外展及后足外翻畸形。(吳平華 趙文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