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10日電(吳平華 單鵬)“近幾年來,宜賓得益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所帶來的多重利好因素疊加效應,宜賓動力電池產業得以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性跨越,并成長為超千億元規模的世界級產業集群。未來,宜賓將繼續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持續深化區域合作,不斷推動動力電池產業發展實現更大突破。”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宜賓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市長廖文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據廖文彬介紹,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以智能網聯和新能源為主攻方向,共建高水平汽車產業研發生產制造基地。202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先后印發《關于支持宜賓建設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先行區的意見》《關于支持宜賓瀘州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的意見》,明確支持宜賓加快建設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打造世界級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同時,成渝兩地通過出臺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稅務20條”、成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深化“銀稅互動”“稅電指數貸”重點領域產業鏈互補合作等舉措,為區域動力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強化了區域的交流協作。宜賓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機遇,主動加強與成都、重慶的深度合作,簽訂成宜“1+5+2”、渝宜“1+1+1+N”合作協議并積極推動落地落實。特別是動力電池產業方面,宜賓市依托四川時代等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深度參與區域分工,積極承接重慶、成都新能源整車企業的訂單,被納入成渝“電芯-材料-整車”產業鏈核心節點,目前四川時代公司供應鏈成渝本地化率已超過50%,未來有望達到80—90%,這些有力支撐了宜賓動力電池產業加快發展。2024年,宜賓已建成動力電池產能180GWh,產量128.3GWh,占全省85%以上、占全國16%以上,實現產值1058億元、增長4.2%。
構建了便捷的交通網絡。近年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體化交通網”建設縱深推進,渝昆高鐵渝宜段、成宜高鐵、隆黃鐵路敘畢段開通運營,成宜、宜威、仁沐新高速相繼建成,使宜賓全面融入了成都、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同時,重慶港和宜賓港合作不斷深化、共建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常態化開行“宜賓—重慶”水水中轉班輪,長江黃金水道與鐵路大通道在宜賓實現“無縫對接”,大大降低了貨運成本。去年,動力鋰電池鐵路運輸在宜全國首發,宜賓也入選四川省首批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創建名單,標志著我們更加緊密地融入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當中。
自2021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實施方案》發布以來,成渝兩地以共建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為目標,沿著強化產業協作、共建產業生態的實施路徑,共同建成了中國第三大汽車產業集群,2021—2024年兩地新能源汽車產量累計達237.8萬輛,年均增速高達70.47%。在此進程中,宜賓充分發揮優勢,助力成渝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也為自身產業轉型升級培育了強勁動力。
近年來,宜賓以四川時代為龍頭企業,構建起了從原材料到成品制造再到回收利用的動力電池全產業鏈條,成為全國動力電池產業鏈最全、配套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特別是搭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東風”,創新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模式,連續三屆舉辦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召開宜賓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大會,成功招引了一大批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核心企業落地,推動產業加快集聚乘勢。2024年,宜賓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產值153億元、增長22%,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含儲能)等重點產業鏈主要承載地。到2029年,產銷有望超過50萬輛、產值有望超過500億元。
“我們充分發揮國家級臨港經開區、四川省首個省級新區—宜賓三江新區優勢,與成都共同建成投用成宜裝備制造產業園,共建的長江上游成宜國際物流園即將完工。與重慶兩江新區魚復新城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已有140余家企業開展互采互購;其中,簽署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協同發展合作協議》,共建的汽車零部件配套基地已吸引13家企業入駐、實現產值8億元。”廖文彬說,目前,四川時代配套重慶長安汽車、賽力斯問界品牌系列車型;時代長安配套重慶長安深藍、長安啟源、長安引力、阿維塔等品牌系列車型,成為川渝合作的示范性成果。與此同時,宜賓市凱翼汽車公司也加入了成渝汽車制造產業旗艦聯盟,借助平臺不斷發展壯大。
宜賓充分發揮大學城科創城優勢,通過整合“高校集群+科研平臺+產教融合”科教資源,構建覆蓋基礎研究、技術開發、技能培訓的全鏈條支撐體系,宜賓學院、四川輕化工大學(宜賓校區)等開設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汽車工程等專業,每年定向為動力電池企業輸送應用型人才超2000人。同時,引進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等研發機構,專注于研究動力電池及新能源汽車領域前沿技術及推廣應用,建設運營智能駕駛類產品、無人駕駛及“車路云一體化”等新型研發平臺,推動以動力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全技術鏈和產業鏈發展。
下一步,宜賓市將著眼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更加積極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努力在提升配套能力上實現新突破,主動深化同區域內城市的多層次、多環節產業合作,進一步提升產業配套率,做大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規模;努力在應用場景打造上實現新突破,積極整合區域內城市的綠電、產業項目等核心優勢資源,加快打造綠色交通、車路協同、光儲一體等場景應用,示范引領產業發展;三是努力在科技創新協同上實現新突破,大力支持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凱翼汽車研究院等研發機構與川渝都市圈協同合作,促進區域內創新平臺共建、資源互補、成果分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