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雙循環節點作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付真卿)受中共中央委托,5月10日至12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率致公黨中央調研組來川就“發揮雙循環節點作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展重點考察調研。
在川期間,調研組一行前往成都國際鐵路港展示中心、亞蓉歐國家(商品)館、歐洲產業城、中國-歐洲中心、菁蓉匯、成都新經濟活力區·雙創服務平臺等地調研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國際物流通道和口岸貿易便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商品交易、依托國際物流通道優化產業布局、發揮“一帶一路”對外開放作用促進投資貿易、小微企業創新創業和孵化等情況,召開座談會聽取我省有關工作情況匯報,開展互動交流。
萬鋼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致公黨中央將“發揮雙循環節點作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重點課題開展調研,旨在系統全面了解目前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現狀、趨勢走向和突出問題,發揮雙循環節點作用,清除影響要素高效配置的痛點與堵點,擴大開放市場、完善開放格局、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萬鋼高度肯定了四川在國際物流通道建設、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變革和城市治理、碳達峰碳中和等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成果。他強調,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重大國家戰略,對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深遠意義。面臨歷史性機遇,四川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按照中共中央關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部署, 依托四川優勢資源條件,不斷優化完善陸海空國際物流通道,圍繞高端服務業發展、“一帶一路”沿線深化產業合作等領域加快建設西部物流中心;扎實抓好科技創新,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應用推廣;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深入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工作,探索建立碳匯交易和補償機制;加大人才引進力度,探索更為靈活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出四川貢獻。
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蔣作君、致公黨中央副主席曹鴻鳴、致公黨北京市委主委閆傲霜參加調研。省領導田向利、楊興平、陳煒參加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