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圍繞這一主題,代表委員談認識、講做法,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建言獻策。
利用有利政策時機 選準賽道加快轉型升級
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只要信心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代表委員表示,不久前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積極信號,極大地提振了民營企業的信心。
“對我們來說,信心不僅來自四川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稟賦以及良好的產業基礎,更關鍵的是,民營企業家們深刻體會到政府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說。
此前,四川陸續推出一系列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舉措。比如,省級層面出臺《關于以控制成本為核心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成都出臺“民營經濟55條”、成立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瀘州為優化營商環境定制12條“干貨”,德陽、內江等地打出政策創新、服務優化等“組合拳”……從多維度為企業紓困解難。
全國政協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海天集團董事長費功全深耕環保與公用事業領域多年,對鼓勵民營企業深度參與特許經營權項目、加快專項債及超長期國債發行節奏、支持生態環保投資等一系列措施感觸良多,“這為企業開拓新業務領域、擴大市場份額提供了資金保障與項目機遇。”
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實現從鏡片、光機到投影顯示設備整機全產業鏈自研自產的企業,在家用投影市場實現全球出貨量第一。“這離不開企業在發展中實實在在享受到的政策支持,包括人才落戶、稅收優惠、審批流程簡化等。”全國人大代表、極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波說。
作為科技研發企業,極米科技享受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這讓我們敢于將更多資金投入到核心技術研發當中,重點攻關核心技術,通過自主創新實現科技自主可控。”鐘波建議,民營企業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政策時機,找準定位、選準賽道,既要做大做優做強傳統產業,又要加快轉型升級,肩負起時代賦予的責任。
不斷加強自主創新、積極尋求出海,是四川民營企業的破題思路。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東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安斌認為,當前民營經濟面臨的階段性挑戰本質上是產業升級進程中必經的陣痛,“必須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提高核心競爭力,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布局,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去年,唐安斌所在的企業開發出芯片封裝載板用馬來酰亞胺樹脂可持續合成新技術和新方法,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隨著DeepSeek與智能手機等終端設備深度融合,將持續帶動光電顯示產業發展,擴大其上游原材料的市場需求。”唐安斌說,今年將加大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持續推進新能源、AI算力、通訊電子、半導體等領域關鍵材料的技術突破。“還要走出去,提升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
著力優化營商環境 讓企業心無旁騖謀發展
內要加強自主創新、外要優化營商環境。代表委員表示,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民營企業大顯身手的沃土,必須持續創新政策、優化服務、強化法治保障、加大金融支持等。
法治環境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作為法律工作者,全國政協委員、四川恒和信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正國關注到,近年來四川在執法、司法、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就加大科技創新來說,民營企業投入多、風險大、回報慢。”李正國說,要在融資、市場準入、人才、要素支持等多方面發力,比如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動態調整機制,擴大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專項的通道,進一步優化科技創新機制等。
民營企業“乘風破浪”,金融“活水”必不可少。全國政協委員,四川銀行原董事長、黨委書記林罡帶來了3個提案,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就是其中之一。
林罡認為,突破民營企業融資難題,要在政策協同上發力,讓政策能實實在在地落地生效,同時確保金融支持的連續性,以系統化金融支持破解融資難。“關鍵是要真正服務企業所需。”他建議,今年要進一步梳理好銀行內部風險控制機制,從需求出發解決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
“對出現困難的行業或企業,還要出臺更具針對性的紓困政策。”有代表委員還建議,可以學習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打破定勢思維,轉換思路,升級理念。比如,建立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強化對原創性技術成果的全生命周期保護,還要推廣“柔性執法”模式,規范涉企檢查事項,讓企業全心全意抓經營,心無旁騖謀發展。(記者 寧寧)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