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zjj > 四川日報

廣元劍閣:為蜀道古柏再加一道“保護網”
2023年12月06日 15:28 來源:四川日報 編輯:曹惠君

  11月30日早上,劍閣縣漢陽鎮翠云社區,當地護林員與劍閣縣電信、城管部門的工作人員一起走進古柏林,撿拾周邊垃圾和雜物。

  近期,劍閣縣啟動全縣古樹名木“大普查”,成立12個普查工作組,以翠云廊沿線的蜀道古柏為主要普查內容,兼顧零星古樹名木,旨在進一步查清全縣古樹名木存世數量、生物特性、地理分布、健康狀況和生長環境等,完善“一樹一檔”圖文數據庫。

  以“大普查”為契機,劍閣縣各地發起環境整治活動,為古柏營造更好的生長環境。

  謀求更大保護力度,劍閣縣創新探索“黨建+蜀道翠云廊古柏保護”模式,建立古柏保護協調機制,推動全縣各部門、鄉鎮整合力量,共同為蜀道古柏再加一道“保護網”。

  為何探索? 形成古柏保護合力

  劍閣縣是四川省古樹名木分布最集中的區域,翠云廊古柏是世界上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長、數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驛道古柏群,全縣151公里的古蜀道上共有古柏7778株。

  對古柏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涉及林業、文旅等多個部門,而劍閣縣境內有古道古柏的鄉鎮多達9個。單靠一個部門或一個鄉鎮無法護得古柏周全,也無法將古柏的資源優勢轉化為帶動地方發展的經濟優勢。如何統籌各方力量,打出護柏“組合拳”?

  劍閣縣創新提出“黨建+蜀道翠云廊古柏保護”模式,建立古柏保護綜合協調機制,專題研究區域黨建、旅游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雄關劍門黨旗紅”黨建品牌推廣等具體事宜,協調統籌開展工作。

  “讓各個鄉鎮、部門之間的溝通更順暢,問題解決速度就能更快。”劍閣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黨建+蜀道翠云廊古柏保護”模式的建立,是為了讓古柏資源得到全面保護,制度更加健全,保護管理能力持續提升,古柏群落生存環境全面優化,文化價值得到更好利用。

  怎么實現? 因地制宜建組織體系

  11月30日一大早,漢陽鎮翠云社區的護林員劉映芳開始巡護古柏。“我巡護的區域有一部分古柏長在場鎮上,周邊人口多,生產生活容易對古柏造成影響,要特別注意。”劉映芳說。

  除了護林員每天巡護以外,翠云社區黨員干部也參與古柏日常保護工作。

  以黨建為引領,劍閣縣在全縣有古道古柏的鄉鎮建立了村(社區)級的古柏保護綜合協調機制,社區黨員干部牽頭負責古柏的日常保護、人員組織管理、樹情狀況上報等相關事宜。

  保護不只在村(社區)一級。目前,劍閣縣圍繞“黨建+蜀道翠云廊古柏保護”模式搭建起一套完整的體系架構。

  “我們根據古蜀道在劍閣縣內呈Y字形分布的特點,搭建起綜合、西段、南段、北段4個‘黨建+古柏保護’協調平臺。”劍閣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綜合協調平臺由縣委組織部、縣林業局等部門牽頭,下設古柏推廣、古柏人才孵化、古柏旅游規劃等次級平臺,負責翠云廊古柏生態功能區黨建示范建設;西段、南段、北段協調平臺則由古道古柏沿線鄉鎮與縣林業局共同組成,下設村(社區)黨建協調平臺,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等。

  “差不多每月都會開一次全縣協調會。”漢陽鎮組織委員鄭天偉說,有了統籌協調,許多以前不好解決的問題,都很快得到了回應和解決。比如,漢陽鎮轄區內有部分電信線路影響了古柏生長,在統籌協調下,劍閣縣經信部門協調電信部門對線路進行了遷改。

  進度如何? 資源聚集完善保護機制

  漢陽鎮七里村護林員趙明一直關注著縣林業局的科技指導員過來巡護指導的日子。“每個月一次,一邊巡護一邊教我們如何辨別古柏病蟲害等。”趙明說,在科技指導員的指導下,自己的日常巡護更加輕松,“能更快更準確地判斷古柏是否健康。”

  趙明、科技指導員和當地的生態管護員一起,構成了七里村“古柏護衛隊”。這樣的“古柏護衛隊”,在劍閣縣有53支,也是劍閣縣探索“黨建+蜀道翠云廊古柏保護”模式的創新成果之一。從古柏的日常巡護、管護到科技指導,都有了明確的分工及工作職責。

  為了解決更多古柏保護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劍閣縣還把護林員、村(社區)干部等納入協調機制。此外,該縣還成立“蜀道古柏專家工作站”,并采取“人才+團隊+項目”的方式,深入蜀道翠云廊古柏沿線開展古柏保護、產業開發、技術指導和人才培訓等工作,為古柏保護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

  “黨員志愿者隊伍也是我們重點培育的內容之一。”劍閣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劍閣正著力培養一批黨員志愿者講解員,講解蜀道翠云廊古柏歷史文化,策劃古柏主題展覽、繪畫展、攝影展及學術研討會等活動,助力劍閣創建古柏主題公園,為劍門蜀道沖擊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等助力。

  此外,通過黨支部提議、黨員商議的方式,劍閣縣黨員每年為蜀道翠云廊古柏生態文明建設“辦1到2件具體實事”。當地群團組織也積極開展“我為蜀道植棵柏”等志愿服務活動,為千年蜀道再添“新綠”。(袁茹莉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敏)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 在线观看亚洲区激情AV | 最新国产在线理论免费观看 | 午夜福利精品a在线观看 | 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 | 在线看免费的国产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