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8日電 (陳雨 向陽 介順煒)連日來,在瀘州市納溪區農副產品加工園區(茶葉加工廠)項目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在有序倒運建筑材料,工人們有條不紊地進行施工作業,如火如荼。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近年來,納溪區以產業興、百姓富為目標,立足茶資源稟賦,通過招商引資興建農副產品加工園區(茶葉加工廠),讓茶農不再為銷售而犯愁,進一步拓寬村民致富路。
據了解,該項目位于納溪區大渡口鎮鳳凰湖村,本項目總用地面積為19831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17012.38平方米。建設內容包含農副產品研發展示中心、茶葉加工車間以及門衛房等,計劃總投資0.65億元。
“納溪區農副產品加工園區(茶葉加工廠)項目現在主體已全面封頂,下一步將進行裝飾裝修、設備安裝等工程的施工,有望在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我們施工單位將全力以赴緊盯目標,爭取早日完成任務。”項目經理劉炳奎說。
茶產業是納溪區鄉村振興第一支柱產業。作為“中國特早茶之鄉”,納溪產茶歷史悠久,茶文化源遠流長,地理位置獨特,是全球同緯度茶樹發芽最早地區。近年來,納溪區將茶產業作為全區主導產業之一,始終立足于“特早、有機”發展思路,圍繞培育“精制川茶”和“一體兩翼”戰略部署,以及“中國西部工匠城核心區”建設等契機,著力打造百億茶產業,全力推動納溪特早茶融入“一帶一路”,堅持以茶興農、強農、惠農,助推“民心守護”工程落地落實。目前,納溪特早茶已發展茶葉基地31.5萬畝,年總產量2.29萬噸,茶產業年綜合產值達77.5億元。
新建標準化茶葉加工廠是改善農戶作業環境,降低農戶制茶成本,提高茶葉質量,提升生產效率的有效途徑。農副產品加工園區(茶葉加工廠)的建設,將整合各種優勢資源,使生產資源要素聚集,對全面展示納溪區茶產業發展成果,實現茶葉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和產品研發等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進一步提高園區產業基地規模化水平,提升企業加工能力、延伸產業鏈,為納溪中國特早茶提供生產、研發、展示、電商等環節配套,加大納溪茶葉現代農業園區茶葉加工能力,培育壯大納溪茶葉交易市場規模,吸引川南甚至于全國的茶葉資源,形成良性互動。
據悉,該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將新招引入駐大型茶葉加工企業5家,年加工能力達5000噸。徹底解決當地茶農種植的茶葉銷售問題,進一步提振茶農信心,促進茶產業提質增效,助力納溪區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