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9日電 (金曉東 羅心平)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是連接城市與農村的橋梁和紐帶,是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的關鍵點,是四川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樣板縣和“交商郵供”融合發展的載體之一。今年以來,瀘州市新(改)建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5個,累計建成34個,惠及100萬人民群眾。
近年來,瀘州市各區縣按照《金通工程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建設參考標準》,因地制宜對鄉鎮客運站進行新(擴)建,通過對標對表、開展督導督查,及時協調解決困難問題,打通制約項目建設的瓶頸,全力推動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建設。站內分別配套建設有售票廳、物流服務廳、小件寄存室、交易中心、倉儲集散中心和貨物堆場、停車場等,提供客運、存儲、裝卸、投遞、配送、信息處理等服務功能,構建起了“一站多能、一站賦能、功能集約、便利高效”的一體化服務構架,探索出“客運+配送+寄遞+電商+商貿”五位一體的鄉村運輸服務發展新模式,打通了“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的雙向通道,成為鄉鎮連接城市與農村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現在可真是太方便了,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不僅解決了我們的出行,而且還在換乘的時候就能收寄快遞,購買蔬菜水果,同時還能手機充電,給我們營造了一個家一般的溫暖。”家住江陽區通灘鎮的王先生表示,把快遞網點、物流配送、農產品展銷、商品零售搬進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通過客貨運車輛,將物資(快遞)送到各村服務網點,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像城里人一樣的服務。
據介紹,今年瀘州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和會展局、市郵政管理局、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瀘州分公司等6部門聯合印發《加快推進“交商郵供”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力推動了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四川鄉村運輸“金通工程”樣板縣建設,促進了“交商郵供”融合發展,同時,以客運網、郵快網、物流網、商業網、旅游網“五張網”為核心,整合和利用當地資源,積極推廣城鄉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先進模式,提高配送效率和營運管理集約化水平,讓綜合服務站成為鄉村振興的新途徑和農民增收的新動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