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31日電 (蔣星)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近年來,西充縣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聚焦目標任務,聚力攻堅克難,推動社會保障事業在新時代發展征程上邁出了新步伐,發展成果惠及全縣人民,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社會保障。
多措并舉 營造安全生產環境
“我這唱來你來聽,工傷煩惱心頭消,安全生產無小事,平安預防人人好……”近日,西充社保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段具有地方特色的宣傳視頻——非遺金錢板《工傷預防要盡早》,這種利用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宣傳工傷預防的做法可以說頗具新意。

在該縣社保局辦事窗口,醒目的業務指示牌上,窗口服務標志、業務辦理流程等一目了然,各窗口的工作人員有序為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服務。
“為進一步加強用人單位和勞動職工對工傷保險各項政策的理解與認識,我們在縣域范圍內開展多項工傷預防特色宣傳工作。”西充縣社保局局長吳鵬介紹,多年來,該局堅持與多部門聯動,編制快板《工傷保險政策好》、金錢板《工傷預防要盡早》等多個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宣傳視頻,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等新媒體進行推廣。
去年以來,該縣組織開展“工傷保險大講堂”、交通運輸工程項目工傷預防專項培訓等各類工傷預防活動近15場,覆蓋縣域450余家用人單位、1000余名職工。
精準擴面 實現應保盡保
日前,在西充縣經開區拓展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工地,項目現場安全警示標語隨處可見,工人們頭戴安全帽各司其職、安全作業。
“以前我都是給工人們一個一個單獨買意外商業保險,操作起來確實很繁瑣。”該項目負責人張粵說,在該縣社保局的宣傳指導下,今年他以整個工程項目作為參保對象,一次參保、全員覆蓋、全建設過程覆蓋,省事又省心。
“我們組織專班推進,對縣域工程建設項目參保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分類建立臺賬,分項制定措施,持續向我縣在建、新建工程建設項目普及參保政策,用心用情用力保障用人單位和勞動職工的合法權益。”吳鵬說,目前該縣76家在建、新建工程建設項目參保,參保率100%。
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全部參保,是西充縣不斷推進“應參盡參應保盡保”目標取得的成效之一。此外,該縣還堅持把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網絡主播等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等群體作為參保擴面重點。截至目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職參保人數4.47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81萬人,新就業形態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人數2000余人。
貼心服務 當好便民助企“店小二”
近年來,西充縣堅持人民至上、服務中心、均衡可及的原則,將社保服務端口下沉前移,加大鄉鎮(街道)、社區服務設備等投入,不斷促進社保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便捷化,以實際行動持續增加民生福祉,實現基層服務網點覆蓋率100%。

“養老金資格認證要及時,每次認證間隔應不超過12個月。為避免停發請用手機或到鄉鎮(街道)人社中心、縣城社區、城北政務大廳及時認證。”日前,家住西充縣多扶鎮萬佰堰社區的退休人員杜本芳收到一條來自縣社保局的短信,隨后她來到該社區人社綜合服務窗口,在社區工作人員宋小芳的幫助下,她成功進行了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
“我們接受過培訓,像‘四川人社’‘電子社保卡’等常用APP都非常熟悉。”宋小芳介紹,該縣社保局多次組織“宣傳小分隊”走進該社區開展社保政策宣傳及業務培訓,手把手為社區工作人員和群眾演示如何在線上辦理業務,旨在給群眾提供更加便捷化、精準化、人性化的經辦服務。
吳鵬表示,下一步,西充縣社保局將繼續做好便民助企“店小二”,在縣域范圍扎實開展社保政策專題宣傳活動,通過“送上門”宣講政策、“沉下去”推廣服務等方法,讓社保政策傳入千家萬戶,把便民助企服務送到群眾心坎,給廣大群眾提供更加優質、貼心、便捷的社保服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