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8日電 (胡小婷)近日,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黨委副書記伍艷婷、瀘縣文旅局副局長曾燕一行到瀘縣方洞小學雨壇彩龍傳習所,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龍舞文化交流學習活動,奏響了一曲川渝文化交流的和諧旋律。
一踏入方洞小學校園,熱鬧歡快的氛圍便撲面而來。先是方洞小學二年級學生帶來的陳田金龍燈表演,孩子們雖年紀尚小,但手持金龍燈,步伐輕盈,將金龍燈舞動得靈動閃耀。緊接著,五年級學生表演的雨壇彩龍龍舞更是震撼全場,他們動作嫻熟、配合默契,淋漓盡致地展現出雨壇彩龍的獨特神韻,引得現場陣陣掌聲。
“平時舞龍課程都是由非遺傳承人親自到學校授課,這些非遺傳承人走進校園,手把手地將舞龍的技巧、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等知識傳授給孩子們。”方洞鎮黨委委員、組織宣傳統戰委員賀沛成說道。
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黨委副書記伍艷婷對孩子們的精彩表現贊不絕口,感慨:“一直以為舞龍是大人的事,沒想到非遺已經進校園,一年級的小朋友就開始耍龍了,真是了不起!”
除了舞龍表演,現場展示的學生作品也讓領導們眼前一亮。一幅幅龍文化手抄報,色彩鮮艷、內容豐富滿是孩子們對龍文化的獨特理解。還有那精美的掐絲琺瑯藝術品,龍的形象栩栩如生,細膩的工藝彰顯著孩子們的藝術創造力,為龍舞文化增添了別樣的藝術氣息。
走進傳習所,大家被濃厚的龍舞文化氛圍所環繞。其中,最吸引眾人目光的當屬由雨壇彩龍傳承人親手制作的龍頭。大家紛紛圍聚上前,仔細端詳起來。只見那龍頭造型精美,每一處細節都雕琢得恰到好處,龍須飄逸,活靈活現的模樣讓人不禁贊嘆:“龍眼炯炯有神,還能動,做的太逼真了!”
隨后,大家將目光聚焦在了雨壇彩龍傳習所的教材上。傳習所的教材內容詳實豐富,從雨壇彩龍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到舞龍的基本技巧、舞龍樂譜,再到如何培養青少年對龍舞文化的興趣等方面,都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闡述。
這場川渝之間的龍舞文化交流活動,不僅加深了兩地對龍舞文化的了解與傳承,更促進了共同學習與進步。相信在未來,兩地將攜手為龍舞文化等優秀川渝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續寫更精彩的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