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3日電 (吳平華 朱思雨)近日,在宜賓市翠屏區牟坪鎮八一村稻蝦養殖基地,村民正開展稻蝦田肥水除雜作業,為接下來的蝦苗投放做足準備。

“這兩年鎮上修建了很多高標準農田,我們用這些田種水稻、養龍蝦,收成比原來更高,大家都很高興!”養殖戶曾祥彬說,預計2025年2月前后,自家田中的蝦苗將長到成蝦標準并將流向市場,這些川南“早蝦”上市早、品質佳,頗受市場歡迎。

近年來,翠屏區牟坪鎮立足本地高標準農田資源,在水源條件較好的村域內,因地制宜推廣“稻蝦”“稻蟹”共養模式,通過平田養殖、開溝養殖等方式,鼓勵養殖戶實現“一水兩用、一田兩收”。
值得一提的是,為持續助農增收,牟坪鎮正積極探索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運營模式,即在春耕期由村集體組織實施訂單農業,種植釀酒專用高粱和水稻,待糧食收獲以后,一方面利用冬水田間歇,將水田租給龍蝦養殖戶進行早蝦養殖,另一方面繼續栽種訂單青菜,實現村集體、群眾和企業三方獲利,有效實現“一田兩管三受益”。
目前,牟坪已發展“稻蝦”“稻蟹”共養產業近1000畝,“中稻+再生稻”畝產累計可達1000余斤,蝦、蟹畝產近400斤,畝均增收5000余元。
田間蝦蟹鬧的同時,在牟坪鎮柑橘基地內,翠綠的蔬菜和金黃的柑橘相映成趣,構成一幅“橘黃菜綠”的繽紛畫卷。
作為翠屏南域晚熟柑橘主產區,牟坪鎮全年柑橘產量達2萬余噸。如何提高柑橘收獲期后柑橘地的土地收益率?牟坪鎮先行先試,在龍興村、慶南村等柑橘連片集中區域,利用現行的土地條件,開展“果糧”間種產業模式。
如今,牟坪鎮已發展“柑橘+高粱”“柑橘+油菜”“柑橘+蔬菜”等糧經復合產業2000余畝,畝均增收約1000元,顯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產效益。
下一步,翠屏區各鎮還將不斷提升“糧經復合”產業規模,積極探索農業產業經營新模式,更好推廣并持續打造“糧經復合”高效農業,助推翠屏農業農村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助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