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4日電 (楊勇)11月24日,科技城新區召開2025年經濟工作暨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邀請新區優秀企業家齊聚一堂,共謀新區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會議開場,科技城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同全體參會人員一起起立鼓掌,歡迎優秀企業家入場,把“儀式感”為企業家們“拉滿”。

這背后,是科技城新區對企業家的尊重,也是對企業的感謝。2024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企業的一道奮斗努力下,科技城新區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經濟保持較快增長態勢,主要預期目標圓滿實現。據悉,這一年,科技城新區主要實現了這“四變”。
發展動能之變
堅持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同時發力,2024年,科技城新區實現了發展動能之變——
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2024年,科技城新區做好集成授權改革試點,開展“先投后股”自主改革,探索財政支持成果轉化新模式;出臺《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運行指導意見》等政策,為研發機構松綁賦能;獲評“省級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示范區”,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落地新區。
成果轉化成效不斷凸顯。2024年,科技城新區建成“中試服務公共平臺”,整合服務機構150余家,為50家企業提供中試服務;深化政院校企產學研合作,轉化鋰硫電池等重大成果20余項。
創新主體能級不斷提升。2024年,科技城新區擁有國省創新平臺49個,創新團隊20余個;科技型中小企業800余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7家,貢嘎培優企業2家,創新主體居全市前列;2家企業入選全市十大創新企業,2家企業產品入選全市十大創新產品,12家企業產品獲省內首臺套、首版次認定,全市第一。
產業結構之變
緊盯重點產業集群成勢精準發力,2024年,科技城新區實現了產業結構之變——
加快培育創新產業集群。2024年,科技城新區推動“四大創新產業”集群成勢,率先布局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并獲評“四川省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四川省智能機器人創新型產業集群”;數字經濟產業規模突破百億,9家新區企業進入2024全省數字經濟企業百強;裝備制造業加速向高端邁進,綠色環保產業串珠成鏈,“鏈主”企業帶動能力不斷增強。
積極搶占未來產業新賽道。2024年,科技城新區推出“空天地一體化”低空智慧城市系統,布局“低空經濟”等產業新賽道;同時,該區“城市出行與物流服務自動駕駛先導應用項目”入選全國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投入試運行車輛52輛;根據四川省政府督查通報,新區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培育未來產業成效明顯的地方。
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2024年,科技城新區新增“四上”企業77家,總量突破400家;新建產業載體3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300余家;成立60億元的產業發展基金,完成投資18.36億元;全年簽約上海威固等優質項目33個,實現引資121億元。
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合作。2024年,科技城新區先后舉辦成渝綿中試資源供需對接會等活動,并組織40余家企業參加各類展會;新區企業“它人”機器人等產品成功進入海外市場;1--11月,科技城新區外貿進出口總量達30.36億元,增速9.38%,外商直接投資到位7000萬美元,占全市七成。

城市形象之變
圍繞城市建設精細管理持續用力,2024年,科技城新區實現了城市形象之變——
精心建設展形象。2024年,科技城新區高標準規劃建設“全國一流新區”,西片區“五大公建”及周邊景觀建設加快推進,地標形象初步展現。
完善功能塑品質。2024年,科技城新區改造提升市政道路6.6公里,建成口袋公園4個,新增綠地面積2.5萬平方米;首發應用無人駕駛公交車、機器人勸導、無人機“空中外賣”等科幻場景,成為全市亮麗風景線。
精細管理提內涵。2024年,科技城新區圍繞建設“內外兼修、宜居宜業”現代化城市目標,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市容市貌顯著改善。
社會治理之變
聚焦民生保障社會服務不斷發力,2024年,科技城新區還實現了社會治理之變——
公共服務更加優質。2024年,科技城新區英才小學建成投用,新增學位2000個;科技城新區康復醫院項目落地開工,12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穩步提升。
民生保障兜牢兜實。2024年,科技城新區共完成13項省市民生實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80.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打造“就在新區·創享未來”就業品牌,城鎮新增就業2300人;投資400萬元建設養老綜合體和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并投入運營。
社會穩定基礎更牢。2024年,科技城新區常態化開展“大聯合、大培訓、大演練”活動,無重大災情險情發生;在全市率先投放無人車、機器狗、AI警察參與巡防、宣傳等工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精準轉交辦率實現3個10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