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茍建麗接受采訪。 張浪 攝
(四川統戰人說統戰事)民進四川省委會原主委茍建麗:多黨合作的參與者、實踐者、見證者
中新網成都9月18日電 (韓金雨)“沒有黨的統一戰線,沒有黨的關心和培養,沒有多黨合作制度的堅持和發展,就沒有我的一切。”民進四川省委會原主委茍建麗在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多黨合作的歷程中,民進四川省委會充分地發揮了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作用,她希望四川民進人將來能夠更好地履行參政黨職能,作出新的貢獻。
生于1943年的茍建麗最初的職業是人民教師,因一些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了民進會史,趙樸初、謝冰心、傅雷等民進創始人和老一輩同志閃亮的名字吸引了她。“他們不僅對真理的追求非常執著,在其學術領域成就也相當非凡,并且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充滿了愛國情懷。”茍建麗說。

茍建麗與民進成員交流。 張浪 攝
受老一輩同志的啟發,1981年,茍建麗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從三尺講臺走到了統一戰線工作的舞臺。自1987年擔任民進四川省委會副主委到2007年卸任主委,整整20年間,茍建麗見證和經歷了許多統戰要事、大事。“加入民進的40年里,我不僅是多黨合作制度的參與者、實踐者,也是一個見證者。”茍建麗感慨道。
在談及最令人難忘的統戰故事時,茍建麗說起了幾件“小事”。她表示,將每件“小事”做好,同樣能體現多黨合作的制度優勢、釋放團結共事的魅力,也正是因為諸如此類的“小事”,讓民進在多黨合作事業的舞臺上不斷貢獻力量。
1998年底,為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年,各大媒體陸續刊登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事記》。“當我們從報紙中發現《大事記》沒有將我國政黨制度的第一個法規性文件收錄時,立即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大事記>有重大遺漏》為題向省委統戰部和民進中央報送信息。”茍建麗回憶說,1個月后,民進四川省委會收到了中央文獻研究室的來信,信中除對我們指出問題表示感謝,還通報了包括停發已經印好的單行本,組織人員重新審核修改、查補遺漏重大事件等處理意見。
在茍建麗看來,中國民主促進會雖是以從事教育文化出版傳媒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政黨,但是參政議政的范圍絕不僅僅局限于此,需要從更高的角度、更廣闊的層面去開展相關工作。幾十年來,民進四川省委會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關注地方生態環境等建言獻策,眾多提案惠及了民生,也為四川省宏觀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勤奮敬業、平和大度是茍建麗留給同事們最深的印象。在工作中,她以身作則,“進康合作”期間,在赴康定途中遇到塌方,為了能按時、順利完成工作,茍建麗在崎嶇的山路中步行6個小時。她經常對同事講,考慮問題只有跳出個人的圈子,才能真正做到心正、公正、身正,處理問題要力求公道、厚道、周到,所做之事才能經得起實踐和時間的檢驗。
2007年7月,全國民主黨派省級組織完成換屆,為盡快幫助新任主委們實現角色轉換,適應新崗位新要求,中央統戰部邀請茍建麗等三位老領導,為全國省級民主黨派新任主委培訓班學員進行專題授課。講臺上,茍建麗將主委核心作用分為政治上的把關作用、工作上的表率作用、作風上的示范作用、為人處事上的榜樣作用四個方面細化講解。課后,學員們紛紛表示茍建麗的這堂課大有裨益,應學員的要求,中央統戰部將授課原文復印給學員。

在“我與祖國共成長 統戰人說統戰事”主題報告會上,茍建麗作為民主黨派代表上臺講話。(資料圖) 受訪者 供圖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茍建麗表示,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也是一部多黨合作的歷史,民主黨派必須要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展好、鞏固好、堅持好、完善好。
如今,茍建麗雖已離開熟悉的工作崗位十多年,但她的心卻始終記掛著統戰人、統戰事。“做中國共產黨的好參謀、好幫手、好同事。”她為年輕一代送上寄語,愿同行者在未來的前行路上,繼續以信念和情懷去釋放應有的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