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統戰人說統戰事)無黨派人士羅春梅:未成年人保護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中新網成都4月18日電 (記者 賀劭清)“未成年人保護涉及社會保護、司法保護、學校保護、網絡保護各方面,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有效推動未成年人保護。”無黨派人士、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羅春梅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工作正從“有沒有”“好不好”向“更加好”轉變。

羅春梅在工作中。 安源 攝
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進法》等相繼頒布實施。2021年出臺《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確了中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制機制基本形成,制度體系逐步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完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案件發生率明顯下降。到2035年,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人口發展戰略相匹配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系全面建立。
“現在孩子們獲取信息渠道很多,社會各界也重視對未成年人法治意識的培養,在平時的司法工作中我能明顯感覺到,不僅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他們的公民意識、權利意識也有很大提升。”羅春梅介紹,去年自己在和未成年人交流中發現,不少學生會談及受教育權等法律賦予的權利,有的甚至還會關注部分立法的進展。
雖然在中國未成年人犯罪總體呈下降趨勢,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未成年人保護面臨許多新情況,如侵害留守兒童特別是性侵留守兒童犯罪形勢嚴峻、網絡對未成年人的影響持續深化等。

羅春梅觀摩指導模擬法庭。 四川省人民檢察院供圖
“這需要我們主動適應未成年人保護的新形勢和新需求,積極建言獻策,不斷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羅春梅說,四川是勞務大省,也是留守兒童大省,侵害留守兒童的犯罪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造成了嚴重影響。四川已連續兩年在全省開展“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專項行動”,突出打擊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目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增長趨勢已逐漸放緩。
“我們每季度都會進行未成年人保護的分析會,結合新問題、采取相應措施。”羅春梅介紹,為了把好“源頭防范關”,四川還建立了強制報告、入職查詢制度。2021年四川公安部門比對篩查全川教職工等學校從業人員117.6萬人,排查發現有違法犯罪前科人員特別是有性侵前科的重點人員101人,及時通報屬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予以處理,堵塞漏洞死角。
在羅春梅看來,一方面,未成年人法律知識欠缺,法律意識淡薄,對犯罪行為的社會危險性認識不到位,容易成為被侵害的對象;另一方面,未成年人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響和誘惑,難以辨別是非,導致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突出、惡性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時有發生。因此,加強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是檢察機關必須擔起的重大政治責任和法律責任。

羅春梅在四川省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指導工作 安源 攝
為了加強未成年人法治宣傳,四川大力推進檢察官擔任“法治副校長”工作,羅春梅也受聘擔任了成都一所學校的法治副校長,參與了校園模擬庭審活動。2021年5月,四川省人民檢察院聯合司法廳、教育廳建成了四川省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基地,這是中國首個由省檢察院推動從省級層面建設并向全社會開放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羅春梅介紹,目前四川檢察機關已建成96個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走進基地參觀的師生和家長累計達到45余萬人次。“但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才是我們未成年人保護的薄弱環節,我們正嘗試如何通過互聯網,為更多偏遠地區的留守兒童提供學習法律知識的新陣地,也更好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