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成都市金堂縣委統戰部始終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作為全縣統一戰線踐行“四心”定位的重要抓手,不斷探索如何把統戰力量整合起來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為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貢獻統戰力量,夯實社區基細胞。
金堂縣棲賢街道蘭家店社區地處城鄉結合部,轄區內有2個商住小區、2個安置小區、200余戶散居群眾,戶籍人口4776人,常住人口近萬人,在社區治理中存在組織弱、隊伍少、人員雜等“六大困境”。基于以上情況,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雙線四鏈”治理機制,初步探索出一條體現城鄉結合部新型社區特點、符合社區治理規律的新路徑,實現了社區有變化、市民有感受、社會有認同。
搭好治理“兩條線”
一是縱向搭建“組織線”。縱向搭建“社區黨組織—黨支部—黨小組—黨員示范戶”的四級聯動的黨組織體系,讓黨的觸角延伸至居民“家門口”。
二是橫向延伸“治理線”。吸納愛心商家、公益人士、社會團體中熱心公益的統戰成員,組建愛心商家、志愿服務和校地共建3大共治聯盟,建立快樂好聲音、快樂炊事班等4個共治自組織,引入并孵化景陽公益、潤心3個社會組織,形成組織引、統戰成員帶、居民跟的治理格局。
筑牢睦鄰“陣地鏈”
一是打造服務陣地。高品質打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便民服務、鄰里交往等18個功能區,鏈接社會資源籌資建設社區文化廣場、快樂驛站、休閑長廊等活動空間,為居民提供就近休閑娛樂活動陣地,感受溫馨便民服務。
二是打造關愛陣地。重點聚焦“一老一小”,打造智慧康養中心,布局康養功能區,讓老年群體享在社區;依托駐地學校活動空間,打造校地共建實踐基地,讓少年兒童樂在社區。
三是打造宣教陣地。高標準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家風長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角等宣教陣地,組織志愿者定期開展“護航青春花季·助力健康無毒”“傳承好家風,弘揚新時代”等宣教活動,宣傳推廣禁毒安全、燃氣安全、防詐反詐等安全知識,持續弘揚社會正能量。
優化暖心“服務鏈”
一是實施安心服務行動。針對小區安全隱患,開展地面整治、排水改造,拆除小區危墻,增設停車位50余個,升級改造非機動車庫。
二是實施舒心服務行動。美化居住環境,增設社區微綠地5處;以碼頭文化為主線有機植入文化場景,組織民間繪畫高手將社區“昨天”“今天”“明天”彩繪上墻,讓居民見證社區變化,攜手共創美好生活。
三是實施暖心服務行動。完善公服設施供給,在社區廣場、小區驛站等空間場所,配備配齊健身器材、游樂設施,讓居民就近開展休閑娛樂,提升居住舒適感。常態化組織黨員、樓棟長、熱心居民、高校志愿者開展愛國衛生運動20余期,做好公共區域保潔,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30余期,引導居民增強環保意識。
密織凝心“活動鏈”
一是思想“聚鄰”。動員退休支書、退役軍人、社區書記、駐地高校專家教授組建“賢講堂”活動隊伍,定期開展“棲賢大講堂”“老兵論壇”等宣講活動20余期,讓黨的科學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二是公益“惠鄰”。倡導社區微公益,成立社區發展治理微基金,募捐公益慈善基金近5萬元,用于轄區居民醫療、助學、助困、助殘及公益文體活動,孵化了公益微課堂等兒童公益項目。
三是互助“睦鄰”。依托3大聯盟和退役軍人“戰旗紅”,常態開展環境整治、助老扶幼、疫情防控等各種形式的志愿活動20余期,打造形成“行走的廚房”“快樂義工日”等鄰里互助品牌5個,讓居民在互助中增進情感。
四是文化“樂鄰”。以興趣愛好、技能專長、共同志向為抓手,培育快樂好聲音等“快樂”系列自組織,常態化開展主題社日、主題黨日、端午游園會、社區運動節、鄰里龍門陣、愛在重陽等文化活動30余期,豐富居民精神生活。
暢通舒心“機制鏈”
一是完善民意表達機制。建立自上而下的民意收集和自下而上的民意發現機制,通過小區駐點、入戶問詢、網絡答卷、設置意見箱、開設民情直通車等形式廣泛開展群眾問題訴求收集,拓寬居民參與治理的渠道。截至目前,已收集群眾問題訴求50余條,有效解決小區“飛線”充電等難題41個。
二是完善鄰里共商機制。依托社區共治的不同平臺分類議事,小區層面,建立黨支部、物業、業委會三方聯席議事制度,定期召開樓棟長會議、小區議事會,研究治理過程中的難點;社區層面,重大事項均通過黨委會、黨員大會、議事會等集體討論決定,形成“居民事,居民議;居民事,居民干”的良好氛圍。
三是完善多元監督機制。健全監督機制,全面推行“三務公開”,通過宣傳欄、社區微信群等“線上+線下”的方式定期或及時向轄區群眾進行重大事項公布,讓居民在監督中參與社區事項。
通過搭建“雙線四鏈”體系,棲賢街道構建了黨建引領、多元參與的一核多元共治格局,已成功打造黨群中心、文化廣場、康養中心等社區共享空間6個,鄰里茶社、鄰里書吧、鄰里手工坊等小區鄰里空間12個,休閑驛站、創業角等街區小微空間20余個,社區“一家人”思維和“一盤棋”理念進一步樹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