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23日電 (杜成 王爵)“目前,各地老齡政策和養老工作仍然主要聚集于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居等被動接受型養老模式,在建設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主動積極型養老政策和養老體系方面還需繼續努力。”在正在召開的2024四川兩會上,民盟四川省委會向大會提交了一份關乎民生的集體提案,為四川構筑高品質養老生活體系積極建言獻策。

“目前,各地雖然重視老年群體開展志愿互助活動,但是在讓老年群體繼續發揮、創造經濟社會價值方面的探索還不夠。”民盟四川省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應把“積極養老”作為養老服務政策制定的出發點,聯合政府、社區、社會組織、企業、家庭和全體社會成員廣泛參與,構建起與之相適應的公共政策體系與積極老齡化社會氛圍;促進“環境—政策—制度—文化”等社會支持體系協同轉型,以消除“被動接受式”的養老服務政策體系下存在的觀念固化、歧視障礙與政策藩籬。
在這份集體提案中,民盟四川省委會還建議,應鼓勵“老有所為”,依托社區培育發展老年公益互助組織,在深化“時間銀行”試點基礎上,推廣“育兒助手”“銀發族菜園”等模式,擴大老年人勞動參與范圍;整合為老服務信息平臺資源,為老年人就業創業、公益參與提供信息咨詢、教育培訓、權益維護等服務。
針對“老有所學”工作缺乏統籌等現象,集體提案還發出呼吁,建立老年教育統籌協調領導小組,定期討論研究老年教育的相關問題;明確教育部門作為老年教育的主管部門,整合老年教育公共資源并撬動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育辦學;允許高校、職業教育學校利用自身優勢舉辦老年大學,調動辦學人員積極性;支持民辦老年教育機構發展,鼓勵民辦老年教育向社區延伸,填補公辦老年教育空白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