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6日電 (王思玉)2023年,瀘州市龍馬潭區統一戰線深刻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主題,堅持“4321工作法”,以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攻堅年”為主題,著力凝聚共識、助力發展、促進和諧、完善機制,各領域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呈現了新的面貌,交出了一張可圈可點、收獲滿滿的成績單。榮獲2023年全市統戰工作綜合評價先進單位,獲省級領導肯定性批示1次、市級領導肯定性批示13次,在市級及以上會議作經驗交流7次,《龍馬潭區:創新多部門聯動機制打造“統戰+法治”服務民營企業新模式》榮獲2023年度統一戰線“十大好新聞”,統戰工作持續走在全市前列。
創新開展民主黨派、統戰團體“六個一”活動。完成一篇高質量調研報告,建立6個“同心智庫”小組,形成高質量調研報告12篇;舉辦一次讀書分享活動,開展“聚焦二十大共繪同心圓”等讀書分享活動12次,參與人數2800余人次;舉辦“同心·法律大講堂”“同心大講堂·初心不改”等活動38場;招引一個項目,通過民主黨派、統戰團體牽線搭橋,回引項目8個,投資總額32億元;做一件民生實事,擦亮“同心博愛基金”“黃絲帶·同心幫教”“致瀘合作”等特色品牌,捐款捐物60余萬元;與一個街鎮共建合作,開展“一街一鎮一統戰”結對共建活動,打造一批“同心+”特色共建品牌。
創新打造黨外代表人士“同心工作室”。充分發揮黨外代表人士優勢作用,在社區、企業、校園等創新打造5個黨外代表人士同心工作室。在望山坪社區成立“周鋒同心工作室”,組建“法律志愿服務隊”,開展普法宣傳8場次;在民營企業“時為科技公司”成立“李金龍同心工作室”,組建“同心智庫”,推動公司在建筑行業獲得20余項專利。在“民盟之家”成立“朱守群同心工作室”,組建“心在線”心理輔導志愿隊伍,開展心理健康講座35場、心理輔導180余人次;在時代云谷“網絡人士之家”成立“艾宗宇同心工作室”,依托“酒水產業帶直播基地”,助力本土酒水品牌線上銷售超1億元;在特興街道“同心院落”成立“鄒建平同心工作室”,選聘11名鄉賢組建“鄉賢調解志愿隊”,制定調解劃片包保等制度,化解矛盾糾紛40余件。
創新開展“同心聯動·護航龍商”行動。聯合區委政法委、區法院、區檢察院等8部門開展“同心聯動·護航龍商”行動,召開涉企問題及案件專題聯席會28次,分析涉民企案件糾紛態勢。建立涉企糾紛聯動協調機制,發揮統一戰線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能作用,協調審理涉企糾紛民事案4069件,執結涉企案件402件,偵破經濟案件15起,為民營企業挽回經濟損失4000余萬元。在區檢察院創新打造“傾心·護航民營經濟”展廳,舉辦護航民營經濟發展“傾心”系列活動2期,通過“專家講解+現場答疑+測試評估”,提升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能力。
深化“有困難找工商聯”,暢通政企溝通渠道!懊鎸γ妗甭犜V求,召開民營企業家圓桌會、統戰部長與民營企業家“面對面”活動,通過“集中座談+實地走訪”形式,區委書記、區長和統戰部長面對面了解企業發展情況!霸破脚_”拓廣度,開通“助企紓困服務熱線”,在“同心龍馬”微信公眾號增設“惠企政策匯編”“企業聲音在線收集”等欄目,實現惠企政策查詢和企業服務訴求線上線下融合。全年共收集問題568個,化解問題552個,化解率達97%。
全力推動“瀘商回引”提質增效。區領導帶隊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考察52次,對接企業130余家,舉辦龍馬潭區數字經濟發展交流推介會(貴陽)、龍馬潭區投資洽談會(重慶)等推介活動5次,接洽企業218家,形成重點在談項目26個。實施“一對一”“專人專班”服務機制,促成“瀘商回引”落地項目14個,總投資額47.2億元。
深入推進“同心金融速貸”賦能民營經濟。創新“金融服務聯盟”模式,聯合經信局、農業農村局等5個部門,與7家銀行結成金融服務聯盟,形成融資產品19種。創新“銀行+工商聯+商會+民營企業”授信服務模式,促進龍馬潭區農商行與8家商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出“商會專屬定制”“助農振興貸”等金融產品,為商協會授信80億元。全年全區存款850.95億元、貸款500.37億元,存貸款合計同比增速27.35%,共幫助2136家企業辦理貸款67.64億元,其中“同心金融速貸”合作的3家銀行共幫助335家企業辦理貸款6.24億元,排全市第一。
“萬企興萬村”助力共同富裕。圍繞“1+2+N”(打造1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2個重點發展村、各涉農街鎮至少打造1個示范村)的工作模式,11家民營企業參與6個“興村項目”,投入經營類項目資金6980萬元,捐款捐物300余萬元。2個重點市級示范村累計投入資金1.5億元,打造紅梁、黃桃、漁業產業帶和桐興院子鄉村旅游示范點,吸引鄉賢人才帶資金、帶項目、帶技術返鄉創業,解決就業1萬余人,實現戶均增收4000余元。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現新突破。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主線,積極爭取各類民族事業發展專項資金140萬元,建成龍馬潭區石榴籽公園,完成龍譚川劇社民族文化宣傳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龍馬潭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教展陳館和小市街道民族團結愛心互助站建設。小市街道成功創成省級和市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街道,區委宣傳部成功創成市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
匯聚僑力助推高質量發展。積極發揮僑界“雙招雙引”大使人脈資源,成功引入4個項目落戶龍馬潭區,投入資金24.4億元。承辦2023“一帶一路”華商峰會瀘州分線路考察活動,現場簽約6個項目,簽約總金額39億元。聯合相關部門赴僑資源豐富的沿海地區開展“僑系龍馬”招商引資推介活動,考察拜訪知名省內外僑企16家,促成外地僑資企業來瀘考察調研10場次。組織僑界人士通過開展愛心捐贈、志愿服務等方式,積極參與公益事業,累計捐款捐物價值106萬余元。
全力構建網絡新經濟產業高地。建強網絡代表人士隊伍,吸納20余名網紅、新媒體從業人員等加入區新聯會,支持其更好地引導網絡輿論。實施“千名好主播”培養計劃,舉辦“統戰聚力·新經濟人才研修班”,開展電商專業培訓4場。推進重點集聚區建設,采取“政府+企業+協會”的模式推進新經濟產業創新園建設,著力打造位于川酒總部基地、時代云谷的創新園核心區,吸引海康威視、抖音電商等50余戶企業入駐,新經濟企業發展集群和產業鏈體系初步形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