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whty > 中國新聞網

“七寶玲瓏——來自喜馬拉雅的藝術珍品”特展在蓉啟幕 促進川港文化遺產交流
2021年02月02日 09: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成都2月1日電 (記者 賀劭清 張浪)“七寶玲瓏——來自喜馬拉雅的藝術珍品”特展2月1日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拉開帷幕。

  展覽現場。金沙遺址博物館供圖

  此次展覽是金沙遺址博物館為積極響應中國國家文物局“深化港澳臺文化遺產交流合作”指導思想,首度與香港地區合作的引進展覽。展覽由金沙遺址博物館和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聯合舉辦,通過以17世紀至20世紀為主的233件(套)藝術珍品,講述喜馬拉雅地區璀璨的物質文化、多彩的民俗風情和當地獨特的審美藝術。

  展覽現場。金沙遺址博物館供圖

  自古以來,喜馬拉雅地區與周邊地區的文化交流便從未中斷。高原絲綢之路的開通,為這里帶來了中原地區、西亞和中亞的制金技術。金屬器的鑄造技藝代代相傳,不斷精進、發展、演變,直到17世紀至20世紀,精絕的工藝和審美仍在不斷傳承和發展。

  此次展覽分為“神韻天工”“器用萬象”和“佩飾風華”三部分,除中國西藏地區所產的藝術品,還有部分來自尼泊爾、不丹等地。觀眾可以看到來自中亞的瑪瑙、地中海的珊瑚、波羅的海域的琥珀蜜蠟,還有本地盛產的黃金,在錘揲、鏨刻、鎏金、鑲嵌、掐絲等繁復工藝的鑄造下,呈現出璀璨奪目的光芒。

  展覽現場。金沙遺址博物館供圖

  中國國家文物出境鑒定四川站副站長郎俊彥用“珠光寶氣”來形容此次展覽。他表示,此次展覽不僅體現出喜馬拉雅地區不同文化的洋洋大觀,也展現了17世紀至20世紀喜馬拉雅地區高超的金銀寶石制作工藝。“尤其是一些器物上細如牛毛的微小細紋,充分說明當時人們對這些器物的珍惜與慎重。”

  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歷史文化學院考古學教授熊文彬表示,此次展覽共有“三重美”,除了金、銀、珊瑚、綠松石、珍珠等各色寶石的色澤之美,各種寶石之間顏色、形狀搭配的組合設計之美,還體現了喜馬拉雅地區的工匠所留下的制作工藝之美。

  展覽期間,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許曉東、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所長霍巍等專家學者,還將圍繞展覽開展專題講座。(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 | 亚洲日韩在线精品第一品 | 亚洲中文日韩国产一区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 | 日本韩国欧美国产一级 | 亚洲伊人a和欧美伊人和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