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8日電 (唐倩)近日,成都錦繡技能大賽啟動儀式在錦門絲綢文化小鎮正式拉開帷幕。
蜀錦蜀繡技能大賽期間,來自成都市泡桐樹小學境界分校、成都市浣花小學校、成都市清波小學校、成都市實驗小學青華分校、成都市實驗小學文苑分校五所學校的孩子們參與了“成都手作”非遺體驗活動,共同感受蜀中之寶“蜀繡”的魅力。

“天府錦門·時尚絲路”,作為成都的北大門,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以蜀錦蜀繡為代表的各項非遺技藝,在這座民國建筑風格小鎮——錦門絲綢文化小鎮中慢慢生根發芽。想要完成優秀的蜀錦蜀繡,優質的蠶絲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原來把蠶絲從蠶繭里面抽出來的技藝叫繅絲,我也是第一次體驗這樣的工藝,感覺非常有趣。”來自成都市實驗小學青華分校的學生稱。他們在傳承人老師的指導下,親身體驗了體驗了繅絲技藝與蜀錦織造技藝的奧秘。從蠶繭到絲線,再到色彩斑斕的蜀錦,每一步都凝聚著匠人的智慧與汗水,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
10月26日、27日,來自成都理工大學的122位大一新生也來到了錦門絲綢文化小鎮體驗新繁棕編。用一片片小小的棕櫚葉就能變換出一個動物世界。看平平無奇的天然漆料也能變得“漆”彩斑斕,設計自己獨一無二的漂漆扇。在體驗的過程中,同學們不僅能夠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能夠為自己的課程研究提供靈感。

在成都理工大學的帶隊老師看來,“成都手作”非遺體驗活動為大學生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平臺,傳承人們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實訓課程,也希望同學們能夠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非遺產業帶來發展與創新。“非遺體驗類的研學能夠對我專業的學習有許多幫助,也能夠為我以后的實踐活動打下基礎,錦門無論豐富的非遺內容還是民國風的建筑風格都非常適合我們這個專業進行研學活動。”成都理工大學視覺設計傳達專業的同學表示。
“‘成都手作’非遺體驗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大中小學生展現了成都非遺的獨特魅力,也深度促進傳統文化與錦門等地的文旅產業融合,打造集觀賞性、參與性、教育性于一體的非遺研學新地標,為非遺的傳承發展提供新的思路。”成都市非物質遺產保護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