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30日電 (唐倩)“未來,天文旅游不僅僅是新質生產力,背后還有民宿、研學、餐飲、夜間經濟等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30日,四川省旅游學會天文旅游專委會主任羽欣在四川省旅游學會天文旅游研究專委會成立儀式上說道。

當天,四川省旅游學會天文旅游研究專委會正式成立,現場首次發布了3大四川天文旅游線路產品,并開啟“文旅+天文”產業融合新模式。這是四川首個以天文為主題的旅游專業組織,也是四川積極探索天文旅游新興業態和場景的生動實踐。
四川,不僅有雄偉壯麗的山川、靈動秀美的河流、廣袤無垠的草原,更有著如夢如幻的璀璨星空。在稻城亞丁、若爾蓋草原等四川的高海拔地區,能見度極高,為天文觀測提供了絕佳的條件。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形式,天文旅游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正逐漸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關注和喜愛,天文旅游研究專委會也將帶更多的人一同仰望星空。
成立儀式在一場沉浸式銀河仰望中拉開帷幕,現場嘉賓“翱翔”在浩瀚的宇宙中,成為星空旅行者與光同行。“隨著時代發展和人們需求的變化,天文旅游將走進民宿、研學、夜間經濟等領域,讓游客能夠‘奔赴’‘觸摸’星空。”圍繞天文旅游融合發展,羽欣表示希望天文旅游催生出更多的體驗場景走進人們的生活,并借助科技手段,讓新質生產力賦能文旅產業發展。至此,四川天文旅游“邀請函”向全世界游客傳遞。
“文旅+天文”雙向奔赴,文旅融合中的新質生產力應運而生。據了解,四川省旅游學會天文旅游專委會旨在探索新質生產力賦能文旅產業,實現新質生產力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路徑,深入開展對天文學知識科普性項目與文旅產業結合的可行性探討,指導和協調相關項目落地,開展天文學和文旅結合理論與實踐及相關產業體系課題研究,研發天文旅游研學、親子等系列產品,開展天文旅游人才培養培訓等。
文旅+天文新場景也在不斷解鎖。現場發布的3大天文旅游主題線路產品中,解鎖了成都城市之眼天文臺、稻城“千眼天珠”、衛星發射基地等標志性觀星平臺,更串聯了成都丹景山、涼山彝海、稻城亞丁等經典觀星目的地,涵蓋了高原山地、草原湖泊、文化休閑、鄉村旅游等,仰望星空的體驗場景豐富多元。
“未來,我們將充分發揮學會的專業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積極開展天文旅游的研究和推廣工作,引進先進的天文旅游理念和技術,助推如稻城千眼天珠和拉索項目等資源存量的盤活,為我省天文旅游的發展提供專業的指導和支持。”四川省旅游學會會長陳加林表示,學會將積極與其他單位、企業合作,推動天文旅游與文化、研學、民宿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共同探索新質生產力賦能文旅推動產業高質量創新發展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