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whty > 中新網四川

雅安雨城:以“非遺”為筆 繪就文化繁榮新畫卷
2025年02月19日 09:58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19日電 (劉剛 胡月 王婧雯)近年來,雅安市雨城區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多點開花,在傳承與保護方面不斷堅守創新,讓優秀傳統文化的延續與地方文化經濟發展互通互融,繪就了雨城文化繁榮的新畫卷。

“晏場高臺”展演。雨城融媒 供圖

  “花燈現,高臺見。”據介紹,這是流傳在雨城區晏場鎮的一句童謠。當省級“非遺”—“晏場高臺”出現在舞臺上,以“奇、險、高”見長,將戲劇、雜技、繪畫、音樂等藝術融為一體。

  高臺下,頭發花白的長者引路,身強力壯的壯漢站在高臺兩側;高臺上,稚氣未脫的孩童通過精巧“機關”,將裝扮成《西游記》的劇中人物“懸于空中”,令人嘖嘖稱奇……

  “把祖先傳下來的好東西繼續傳下去,這是我們后人的一份責任和擔當。”“晏場高臺”戲傳承人之一的吳千均說,他是晏場鎮的一位普通農民,7歲便跟隨大人們學習高臺戲綁扎技藝。而今,晏場鎮當地更是將這項“非遺”課程開進了課堂,越來越多的小孩子喜歡上了這項神奇的民間文化藝術。

  據介紹,一直以來,雨城區致力于構建全面且可持續的傳承體系。在項目拓展上,新公布8項區級“非遺”項目,內容涉及傳統技藝、民俗文化等多個領域,豐富了本地“非遺”項目庫,讓更多獨特的地方文化得以嶄露頭角。同時,積極申報周公山竹編、雅安狗屎糖制作技藝等4項市級“非遺”項目,努力將雨城特色文化推向更廣闊的舞臺。

邊茶制作。雨城融媒 供圖

  傳承人的培養與壯大是傳承工作的關鍵。雨城區公布命名了21名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其中,15名來自南路邊茶制作技藝,極大充實了這一核心“非遺”項目的傳承力量。這些傳承人不僅承載著技藝,更是文化的傳播者,他們通過言傳身教,讓古老技藝在新時代延續傳承。

  據了解,雨城區還積極推動“非遺”與產業融合,與多部門聯合公布命名了四川吉祥茶業有限公司的南路邊茶制作技藝“非遺”工坊和雅安市賦雅軒茶業有限公司的甘露(玉葉飄仙)手工茶制作技藝“非遺”工坊。“非遺”工坊的建立,為“非遺”技藝的傳承提供了穩定的實踐場所,也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和學習“非遺”技藝,同時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實現了“非遺”傳承與產業發展的雙贏。

  據悉,在保護措施上,雨城區同樣成績顯著。《雨城?南路邊茶》成功入選第二批“百城百藝非遺四川”品牌,這不僅是對雨城茶文化底蘊的高度認可,更極大提升了雨城“非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成為雨城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下一步,雨城區將以更加堅定的步伐,持續創新傳承模式,深化保護舉措,使“非遺”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曰本va欧美va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天堂 | 制服丝袜欧美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资源动态gif | 日本亚洲欧洲色α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