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們是這棟樓的樓棟長,以后有什么需要請聯系我們,我們會想辦法解決!”連日來,雨城區第一江岸小區多棟樓棟入戶大廳里,身著紅馬甲、掛著工作牌的人,熱情與進出樓棟的居民打招呼,宣傳文明城市創建、業委會選舉等工作,搭建線上交流微信群,收集小區治理意見建議,讓居民小區成為幸福和諧的大家園。
這是雨城區青江街道推行樓棟長制后,樓棟長們認識住戶、熟悉住戶的途徑之一。
為進一步管好小區樓棟,及時解決樓棟住戶“急難愁盼”問題,青江街道黨工委實施住宅小區樓棟長制度,通過自薦、住戶推薦、組織任命形式,選出黨員擔任樓棟長,全面開啟為樓棟居民服務工作。
第一江岸小區是雨城區超大型商住小區,小區居住人員層次復雜、多元。從去年11月以來,青江街道漢碑路社區黨委嚴格按照程序,選出22名樓棟長、66名副樓棟長和86名樓戶長,由社區黨委牽頭召開樓棟長工作推進會等,明確樓棟長職責,宣傳政策,當好“小喇叭”;收集民意,當好“意見箱”;化解矛盾,當好“滅火器”;發現問題,當好“千里眼”,通過一系列的志愿服務,為居民提供“零距離”和“精細化”服務。
樓棟長扮演“幫幫團”等角色,住戶遇事,他們及時出面溝通、交流、調解,做到小事情小糾紛不出小區,構建起街道、社區、居民互聯互通的“連心橋”,推動戶與戶、人與人之間從陌生到熟悉,從“陌鄰”到“睦鄰”,促進小區的和諧穩定,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數。
青江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基層治理難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難在如何調動居民自治積極性。為破解這一難題,各級黨委、政府想了不少辦法,青江街道漢碑路社區將支部建在小區,強化黨員樓棟長隊伍建設,入樓院、下網格,構建橫到邊、縱到底的社區精細化管理體系,打通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提升小區治理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