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yahr > 北緯網

“感動雅安”道德模范李開仁:捐資修建紅軍紀念亭
2024年11月27日 14:36 來源:北緯網 編輯:曹惠君

  背背簍,撿廢品,彎腰扛背。廢品越堆越高,堆出老人的夢。

  94歲的李開仁生于上世紀30年代,年輕時投身解放戰爭,1954年退役回鄉。

  老人幾十年來省吃儉用,先后捐資修建石板路、便民橋,改善村民生活環境。同時,將積攢的12萬余元全部捐出,修建紅軍紀念亭。

  初心始終如一

  日前,來到名山區蒙頂山鎮水碾村的李開仁家中,不大的房屋中,陳舊的床與桌椅,簡單的陳設。不遠處堆滿了撿拾和收購來的廢舊紙板。

  四十年來,李開仁積攢下來的收入約有12萬元。對于一個克勤克儉的老人來說已是巨款。

  “吃水不忘挖井人,撿菌子不忘樹樁恩。”這是李開仁的座右銘,也是他行動的原動力。

  從1992年起,李開仁開始動員村民修建石板路,用自己的積蓄和勞動帶動整個村莊的進步。

  雖然只是一條不起眼的小路,但對于當地村民來說,這是通向更好生活的起點。

  石板路修好后,他又投資興建便民橋,方便了孩子上學、村民出行。

  這些事情,深深地扎根在村民的心中,成為李開仁“退伍不褪色”的見證。

  守護紅色記憶

  2013年的一個秋日,蒙頂山鎮關工委發出在紅軍當年戰斗過的羅家山大堰口修建紅軍紀念亭的倡議。

  當時已經年近八旬的李開仁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表示要將自己所有的積蓄全部捐出。

  李開仁的想法得到家人的支持,但還是有很多人持懷疑態度。大家都覺得一個務農的退伍老兵,沒什么收入,干不成這件事。

  2014年開始,李開仁把修建一座紅軍紀念亭提上日程,“無論如何都要把這個事情做好。”李開仁話里話外都充滿堅定。

  在多年的修建過程中,李開仁既出錢又出力,不僅捐出了多年的積蓄12萬元,還自費為工人做飯。

  經過四年的努力,一座莊嚴肅穆的紅軍紀念亭在羅家山大堰口拔地而起。

  亭子成為了名山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每年都有許多學生和游客來此參觀緬懷先烈。

  李開仁坦言,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為了得到什么回報,而是出于自己對黨和人民的感恩之情,對那段歷史的敬仰和銘記。

  實習生 李佳蔚   記者 鄭瑤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最新热久久99这里有精品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 | 亚洲天堂久久伊人网 | 综合色婷婷在线播放 |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