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9歲的仁青多吉,是天全縣公安局始陽派出所的一名民警。
在國道318線上的重要驛站始陽,他跨越語言與文化障礙,印制漢藏雙語聯系卡,成為漢藏群眾溝通的橋梁。
從事故調解到合同見證,他的身影無處不在,用行動詮釋了“為人民服務”的真諦,成為漢藏群眾心中的貼心人,并榮獲第七屆“感動雅安”道德模范稱號。
漢藏雙語警務第一人
在稻城縣公安局木拉派出所工作5年后,2014年,仁青多吉被調入天全縣公安局始陽派出所。
他自以為擁有豐富的基層經驗,然而很快被現實“打臉”。“第一次聽到電話里的天全方言,讓我手足無措。”在同事的幫助下,仁青多吉適應了語言的改變,可他也在工作中,逐漸發現漢藏雙語的差異。
在一次出警中,仁青多吉目睹一名藏族貨車司機和水泥廠人員發生爭執。仁青多吉迅速上前阻攔并交流,發現這是一起因語言不通引起的誤會。他分別用漢語和藏語勸說,使得糾紛順利解決。
事雖了,可仁青多吉猶覺不夠,在轄區內,語言不通是否會造成其他矛盾?他決定親自去做一次調查。
繁忙工作之余,仁青多吉從旅館到飯店、從修車鋪到水泥廠、從農貿市場到物流園區,挨家挨戶走訪。通過和民眾的交談,仁青多吉了解到,除去文化習俗,語言不通是漢藏群眾正常交往的一大難題。
“我是這里唯一懂藏語的民警,這個事肯定就由我來做。”懷揣著這樣的責任心,仁青多吉申請印制漢藏雙語聯系卡,上面印上他的電話號碼,留下他的承諾——“仁青多吉24小時為您服務”。隨后,他將聯系卡發給旅館、飯店、修車鋪,并委托轄區相關部門將聯系卡發到藏族司機手中。
如今,仁青多吉已成為當地漢藏群眾遇到困難時,第一時間想到的人。
履職盡責守護萬家燈火
“沒想到自己能發揮這么大的作用。”仁青多吉沒料到,一些時日之后,自己竟成了轄區的“名人”——漢藏群眾都把他當成朋友,遇到事都不約而同地給他打電話。雖然很忙,可仁青多吉樂在其中,“這是大家對我的信任。”
2023年6月,當地物流公司的一輛貨車在巴塘縣與一小型客車發生交通事故,導致4名乘客受傷,雙方因賠付問題未達成一致意見而產生糾紛。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仁青多吉了解該情況后,力求依據事實、多方驗證對雙方進行調解。
“調解肯定是為了大家好,而且賠償是根據事故實際損失定的,絕對不會虧待誰。”待雙方情緒穩定后,仁青多吉發揮漢藏雙語優勢,為雙方普法釋理。最終經過2個小時的調解,雙方協定維修費由該物流公司承擔,并一次性賠償4名乘客3萬元。
如今,仁青多吉已然成為國道318線上備受矚目的警務典范,他不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用責任和擔當守護萬家燈火,用堅守和奉獻詮釋職業榮光。
本報記者 鄭瑤 實習生 李佳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