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雨城區青江街道漢碑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雨城區青江街道漢碑路社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依托,充分發揮志愿服務和社會工作服務的各自優勢,整合各類資源,凝聚多方合力,建陣地、搭平臺、強隊伍、抓活動,助推志愿服務工作提質增效,實現社會工作引領志愿服務、志愿服務推動社會工作的互補。
通過一個個形式多樣、生動精彩的文明實踐活動聚民心、一場場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宣講活動暖民意……漢碑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百姓的“幸福驛站”。
日前,“文明四川”公示四川省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中心(所、站)候選名單中,雨城區青江街道漢碑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榜上有名。
著眼自身打造
“探”出文明新路子
雨城區漢碑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整合各類資源,凝聚多方合力,建陣地、搭平臺、強隊伍、抓活動,多形式開展各類活動,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在社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2021年初,漢碑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后,整合黨群服務中心各功能室面積450平方米,同時整合轄區高頤闕文博公園、戶外勞動者驛站、熊貓生態博物館、川劇博物館、小區黨群共享空間、小區籃球場、羽毛球場等文化、健身場地,形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地圖”;成立了“580”志愿者服務隊,招募登記志愿者300多人,常態化開展新思想宣傳、文化傳播、移風易俗等活動。
為讓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成為老百姓的幸福驛站,社區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活動計劃,指導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確保“一月一活動,一隊一主題”。
由社區黨委領導,群團組織牽頭實施,轄區內社會組織、企業、學校、居民等廣泛參與的“1+1+N”組織體系。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要形式是志愿服務,社區以招募、自愿申請、雙報到等形式招募、挖掘本社區的愛心、熱心人士和有號召力、影響力的黨員群眾,帶頭組建起居家便民、鄰里和諧、政策宣傳、文化生活、幼苗呵護5支志愿服務隊,聚焦居民需求,開展陽光便民、未成年人關愛、扶貧幫困、義務巡邏、文明勸導、環境整潔、鄰里和諧、政策宣傳8項便民服務,以居民滿意為目標,圍繞群眾所盼、社會所需,構建“580”志愿服務隊+5支志愿服務隊協作體系,實現志愿服務全天候,服務群眾“零距離”。
為確保志愿服務有溫度,該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探索建立“1+3”志愿者激勵體系,以服務積分為基礎,實行兌換激勵、榮譽激勵、成長激勵三種激勵方式。兌換激勵,就是志愿者可以用積分兌換物品、同時還可以兌換志愿聯盟商家的代金券;可以兌換服務,用積分按1:1.5的比例兌換自己所需要的服務,還可兌換信用,志愿者可在志愿服務聯盟的銀行,用志愿服務積分兌換信用修復或增加貸款信用額度;榮譽激勵制度,根據服務時長分別評定為一星級至五星級志愿者,年終予以表揚獎勵,并推薦優秀志愿者參與“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評選;成長激勵,即對接有關學校將學生志愿者服務時長,納入第二課堂成績單,作為推優入團、推優入黨的重要依據。對接有關單位,對獲得上級表彰表揚和表現突出的志愿者,在考試開學、人員招錄、職稱評定、評優評先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
聚焦居民需求
“亮”出文明新風尚
2022年以來,漢碑路社區堅持以志愿服務為載體,通過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弘揚新時代文明新風。
在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匯聚力量傳遞愛心。環境衛生整治中,堅持每周五衛生大掃除,集中清理轄區衛生死角,為居民創造宜居家園;疫情防控中,組織發動志愿者5000多人次參與“敲門行動”、小區門口值守、大數據核實排查等工作,確保轄區安全;便民服務進小區中,組織愛心商家、志愿者每月進小區為居民開展義診、義剪、小家電免費維修、政策宣傳、法律咨詢等服務50余場;在春節、端午、重陽等傳統節日中,通過舉辦文藝表演、長者生日會等活動凝聚居民,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開展“文明出行”活動中,組織志愿者1000余人次,在轄區十字路口開展倡導文明交通行為;在“我為群眾辦實事”中,整合企業、部門資源資金,關心關愛低保、五保等困難人群200多人次,解決小區居民關注的非機動車充電樁、停車棚、路燈、綠化等20件民生實事,化解15起各類矛盾糾紛。此外,還引導居民弘揚勤儉美德,自覺抵制大操大辦、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鼓勵居民積極參與移風易俗,投身文明創建,傳承優秀家風家訓,爭做文明新風的宣傳者和踐行者。
在志愿服務上,社區多渠道聚焦新就業群體服務,建起戶外勞動者驛站,讓戶外勞動者可在驛站內享受熱可納涼、冷可取暖、渴可喝水、累可歇腳、傷可用藥的溫馨服務,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感受到“娘家人”的溫暖;搭建快遞外賣小哥融入基層治理積分獎勵兌換平臺,有效引導新就業群體參與社會基層治理。招募志愿者負責驛站日常管理運行,為戶外勞動者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務。
“依托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組織開展各類群眾性宣傳活動,豐富居民精神文化供給,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向縱深發展。”漢碑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相關負責人說,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麗的底色,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社區,是聯系群眾最緊密、服務群眾最直接、組織群眾最有效的基礎平臺,也是最能感知群眾冷暖,最能聽到群眾聲音的地方,充分利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用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形式、暖心貼心的惠民服務,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融入百姓生活,讓文明元素扮靚城區“顏值”,使新時代文明實踐浸潤心扉,讓文明之花處處綻放,常開長盛。
侯婷
雅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彭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