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大運村項目3月底迎來綜合驗收
產教融合范例!大運村項目3月底迎來綜合驗收

成都大運村建設項目(成都大學內)
作為成都大運會期間接待萬余名代表團成員的駐地,大運村項目在去年12月底已經通過初步驗收工作。據項目現場管理人員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介紹,施工方從正月初五開始對成都大學五食堂進行改造施工,整個大運村項目將在3月底迎來綜合驗收。
2019年8月就到此工作的江蘇省連云港市人李榮昊(中國水電五局員工),春節期間不能回家,需要在成都大運村建設項目(成都大學內)工地上值班。
從2019年4月正式啟動大運村項目,2019年8月份全面開工,再到去年12月份迎來初驗,工期相對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成都建工用精心規劃和管理,展現出了蓉城的“大運速度”。僅僅用時19個月的時間,大運村所有的新建和改造項目都已經進入最終的裝修收尾階段,工程最緊張的時期,每天都有2000名左右的工人和管理人員進場施工。
大運村項目位于成都市龍泉驛區成都大學校內、友誼東路253號,作為大運會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大運村秉承“開放、融合、綠色、智慧”的規劃設計理念,項目總建筑面積達到了38.388萬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面積達到了20.188萬平方米,具體建設項目包含國際教育交流中心、行政保障中心、生活服務中心、醫療中心及實訓樓、1-3號運動員公寓、游泳館及400米運動場。
針對大運村項目新建的20.188萬平方米、共計22個新建單體建筑的規模,成都已經在規劃之初就通過“產教融合”的創新模式,很好地前置化解決了大運會的“遺產問題”:三棟運動員公寓將在大運會之后留作成都大學學生宿舍使用,大運會期間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將作為酒店使用,而為了大運村對成都大學內部多處建筑的改造施工,更是直接惠及學校里的師生。
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奧運冠軍鄧亞萍曾表示:“一直以來,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尋找大運‘遺產問題’的解決路徑。對于成都而言,我了解到很多場館都在建設之初就已經考慮到賽事結束之后的利用問題,無論是留作市民運動中心,亦或是改造成圖書館等城市配套設施,都展現出了這座城市發展規劃的前瞻性。”大運村項目在大運會之后的利用,已經納入到成都大學及周邊長期規劃,這一次,成都用實際行動,為世界各國處理這一問題做出了一個出色的榜樣!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何鵬楠 裴晗 攝影記者 謝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