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川軍”參加全國第一屆技能大賽。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供圖
中新網成都1月26日電 (唐倩 韓金雨)春節臨近,在成都市某甜品店內,年僅22歲的劉妍像往常一樣手指翻飛、精雕細琢,“魔法”般變出各色面包和糖藝造型。在城北的一間木藝工作室里,幾個年輕人,分別拿著鋸子、尺子等工具,正在精心制作一張木桌……
木匠、焊工、家畜繁殖員到最近流行的網紅主播……無論是工業機械、飛機維修等先進制造業,或是移動機器人、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技術等新興產業,亦或是美容、美發、烘焙、餐廳服務等現代服務業項目。他們都是用自己的手藝體現價值、令人尊敬的工匠,也就是技能人才。
自2018年四川發布《關于印發“天府工匠”培養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來,截至2020年12月,四川省技能人才達到1012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11萬人,實現數量和質量“雙提升”,有力支撐了“四川制造”和“四川創造”,強力助推了四川產業經濟發展。
“自古以來,我們四川就有工匠精神。”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胡斌表示,一直以來,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技能人才,推進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健全完善,形成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社會氛圍。
2020年,四川省人社系統扎實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全年累計開展補貼性培訓161.9萬人次,投入各類培訓補貼資金約15.9億元,支持43.6萬名職工參加以工代訓,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達3.7萬人次,年培訓人次和補貼資金支出創近年新高,勞動者技能水平和就業創業能力不斷提升。
于此同時,四川一直強化培養平臺建設,全省新建國家級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7個、技能大師工作室31個,建有就業訓練中心和民辦職業培訓機構1500多個。全省技工院校達到96所,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8%,年度招收學生6萬余人,連續3年逆勢增長,受到人社部通報表揚。
四川人社系統一直努力營造技能成才良好氛圍,舉辦第四屆“四川工匠杯”職業技能大賽,參與人數超過150萬人次;遴選集訓優秀選手代表四川參加全國第一屆技能大賽,斬獲4金5銀6銅36個優勝獎,金牌數、獎牌數和團體總分均居西部第一。2017—2020年,四川連續舉辦四屆“四川工匠杯”職業技能大賽,參與人數超過380萬人次,比賽項目數、競技水平、參賽人數連創新高,賽事影響不斷擴大。“十三五”以來,210余名高技能人才獲得省部級以上表彰。
談及“十四五”期間的計劃,胡斌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系列部署要求,以完善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機制為重點,打造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技能川軍’。”
接下來,四川人社系統將大力發展技工教育,新建一批國家級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提升民辦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辦學質量;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深入實施專項培訓行動,面向企業職工、農民工、高校畢業生等重點就業群體大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
四川人社系統將加快構建四川特色職業體系的步伐,全面推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開發具有四川特色的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在更多領域貫徹落實高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持續打造“四川工匠杯”技能大賽品牌,廣泛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活動,強化評選表彰配套,培育一批能工巧匠。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可預見的未來,“技能川軍”將享譽全國、引領四川加速奔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