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瀘線一列聯調聯試列車緩緩通過正在施工的成自瀘高速立交雙線特大橋(中間)現場。 劉忠俊 攝
中新網自貢6月15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5日從成蘭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獲悉,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成都自貢高速鐵路(下稱:成自高鐵)全線重難點工程成自瀘高速立交雙線特大橋懸臂連續梁中跨成功合龍,為該條鐵路如期建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自高鐵全長約176公里,設計速度350公里/小時,線路北起成都東站,經成都天府站、天府國際機場站,資陽西、球溪、威遠,引入綿瀘高鐵自貢站,通過自貢宜賓鐵路連接渝昆高鐵,共同構成川西、西北等地區至云南的快速客運通道,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京昆通道的組成部分,是成都(天府新區)與貴州、華南等地區間的客運輔助通道。
中鐵二院橋梁設計負責人王科稱,成自瀘高速立交雙線特大橋位于自貢境內,全長約1920米,橋梁首先下穿綿瀘高鐵,再跨越成自瀘高速公路,接著與綿瀘高鐵平行,最后跨越長灘河。該橋具有施工組織難度大,安全風險高,控制因素較多等特點,大橋設計與施工最大難點在于梁部結構及墩臺布置需考慮在建的綿瀘高鐵、既有成自瀘高速公路、在建的自貢至內江快速通道及河流溝渠影響,同時,還需充分考慮墩臺對既有綿瀘高鐵橋墩的防護設計。
“為應對不良因素,項目部組織精兵強將,采用了鋼管立柱、貝雷梁現澆和滑模施工工藝,大大減少模板拆裝需要的天窗時間,順利完成混凝土澆筑及支架拆除。”中鐵五局成自項目部項目經理張志堅稱,全橋共71節段,其中每個T構單側16個標準節段,最大梁高10米,合攏段長2米,梁體采用縱向、橫向、豎向三向預應力體系。
在懸臂連續梁施工中,為減少懸臂連續梁施工對高速公路的干擾,項目將跨路防護措施由防護棚架調整為全封閉式掛籃,可減少安裝時間,降低鋼材用量,有效地節約成本,且避免對橋下道路的侵占,使行車施工兩不誤。此外,在綿瀘高鐵聯調聯試期間,為把施工對既有線影響降到最低,項目部嚴格執行臨近既有線施工作業標準,拆除塔吊采用吊車作業,精細合理分配每天天窗作業時間,確保懸臂連續梁施工每道工序達標,實現施工效率最大化。
目前,成自高鐵全線已由線下工程施工逐步轉入線上施工階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