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成都大數據產業生態服務大會現場。 杜成 攝
中新網成都12月14日電 (杜成 李欣宇)2021成都大數據產業生態服務大會14日在蓉舉行。會上透露,2021年前三季度,成都大數據產業規模達到374億元,在蓉大數據企業超過700家,產業從業人員約11.2萬人,大數據發展指數位列全國重點城市第三,中西部第一。
成都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黨組書記盧鐵城在會上表示,將以場景思維推動全市大數據產業發展,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努力打造“西部數都”。
盧鐵城透露,成都將落實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編制產業圖譜、落實專項政策、建設創新平臺、豐富企業名錄、舉辦品牌會展、打造場景示范;加強城市全量數據集成,加快建設重點行業數據中心,創新社會數據流通機制;積極布局基礎數字底座,圍繞數據庫等基礎技術,培育一批本地大數據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實施建圈強鏈計劃,探索數據招商;創新智慧蓉城場景供給,實施“3+N”場景供給計劃,逐步構建“全場景智慧蓉城”。
“要盡快構建網絡安全主動免疫保障體系,進一步落實等級保護要求,保障全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開創安全可信數字經濟新生態。”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在大會上表示。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在線上做主旨報告時則指出,數字經濟與數字制造是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大數據產業應用需解決大數據資源的來源與拓展、人才的引進與培養、硬件的構建與維護、軟件與算法的研究、云服務平臺的打造等五大問題。
當天,來自全國大數據領域的專家和企業代表共聚一堂,聚焦大數據產業發展熱點領域,共話產業新生態、發展新路徑、培育新動能。專家們一致認為,當前,成都加快發展大數據產業迎來新的歷史性機遇,正構建大數據產業、技術、人才、應用和服務深度融通的生態系統,加快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聚集區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數據要素聚集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