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松深夜在碼頭檢查舟艇確保安全。 鄭竺青 攝
中新網成都9月10日電 (記者 劉忠俊)記者10日從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獲悉,截至9月10日10時,消防救援隊伍已搜救被困人員243人,緊急疏散轉移遇險群眾6549人,排查危房9353棟。

雅安消防抵達新民鎮碼頭,利用沖鋒舟轉移群眾。 鄭竺青 攝
87年前,中國工農紅軍在這被敵人視為插翅難飛的天險防線上,打開一個缺口,為中央紅軍北上開辟了一條通道。87年后,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雅安支隊27人橫渡大渡河,打通震中雅安市石棉縣新民鄉通往王崗坪鄉的“水上救援通道”。“走好9公里的水上救援通道,就是自己新時代的‘長征路’。”雅安市消防救援支隊鄂州路消防站班長任文濤稱。
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甘孜州瀘定縣和臨近的雅安市石棉縣受災嚴重。地震發生后,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第一時間調集成都、德陽、眉山、資陽等7個支隊共530名地震救援力量趕赴震中開展救援。

新民鄉碼頭,多方救援力量進行傷員轉運和救援力量輸送工作。 鄭竺青 攝
石棉縣城以北,大渡河以東,王崗坪鄉因景區被人熟知。這里是距貢嘎山最近的天然觀景點之一,也是距大都市最近可觀海拔5000米以上200多座雪山群峰的觀景地。

消防員正在轉移被困群眾。 鄭竺青 攝
地震發生后,斷電、停水、信號中斷……王崗坪鄉瞬間成為了一座“孤島”。被困的上千名群眾和游客無時無刻不牽動著消防救援隊伍的心。而王崗坪鄉碼頭與下游的新民鄉海爾村碼頭,距離9公里水路成為能給被困群眾帶去希望的生命通道。

雅安消防利用船艇轉移被困人員。 鄭竺青 攝
接到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命令后,雅安市消防救援支隊和平路特勤站站長田松迅速組建突前小組,準備打通石棉縣新民鄉通往王崗坪鄉的“水上救援通道”。“我報名!”“這段水路我熟悉!”“我有專業水域救援經歷。”很快,一支突前小組在“戰地”組建,大渡河畔指揮部微弱的燈光下,“消防橙”格外顯眼。
“立即出動!”前線指揮部傳來命令,連夜通過“水上通道”運送疏散轉移被困人員和轉運物資,這是一場連續36小時不休整的“戰役”。

消防救援力量用沖峰舟送盛屯集團人員前往挖角村。 鄭竺青 攝
9月5日21時至7日12時,27人的突前小組往返近200余趟,轉運被困群眾和救援人員、解放軍、武警、公安、醫護人員、工程搶險人員等救援力量上千余人,轉運帳篷、蔬菜、油、方便食品等救援物資10余噸。

新民鄉碼頭消防員與多方救援力量一起運送傷員。 鄭竺青 攝
9年前4月20日,上高中的王立浩目睹了救援隊伍趕赴災區,開展抗震救災的過程。2022年“6·1”雅安蘆山地震發生后,已是雅安市消防救援支隊和平路特勤站消防員的王立浩成為了當年自己“眼中的榜樣”。

消防員深入集中安置點開展消防安全宣講工作。 鄭竺青 攝
此次“橫渡大渡河”,王立浩成了故事中的“船工”。完成救援任務后,田松與戰友們站在大渡河畔,看著洶涌的大渡河水稱:“前有紅軍強渡大渡河,今有消防隊伍破浪打‘通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