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去年我省消費者滿意度排名前五的市(州)依次是瀘州、成都、資陽、南充和綿陽;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效能,依然是各市(州)需要關注的重點。
●消費者滿意度前五:瀘州、成都、資陽、南充、綿陽
●加大消費維權供給側力量,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效能,依然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佳)3月14日,省消委向四川日報全媒體獨家披露《四川省2020年度消費者滿意度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去年我省消費者滿意度排名前五的市(州)依次是瀘州、成都、資陽、南充和綿陽;加大消費維權供給側力量,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效能,依然是各市(州)需要關注的重點。
消費者滿意度,綜合反映了一個城市及其所在地區消費者消費過程的滿意程度,是一個地方消費環境優劣的直接反映。自2015年起,我省已連續5年開展消費者滿意度調查。2020年報告來源數據,包括省市場監管局、省消委及其成員單位提供的有效消費者投訴和咨詢信息數據15.9萬條、利用短信回訪近30萬人次、網絡調查18萬人、微信調查12萬人、現場面訪調查6969人等,調查總規模超過30萬人次,回收有效數據總量逾550萬條。
記者研究各市(州)消費者滿意度總指數及同比情況后發現,我省2020年度消費者滿意度指數,與2019年相比整體保持平穩。其中,南充較2019年提升幅度較大,排名從第八位提升到第四位。但資陽、樂山、遂寧、德陽等,較2019年出現不同程度下降,說明消費維權短板效應仍然突出,加大消費維權供給側力量,提升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效能,依然是各市(州)需要關注的重點。
《報告》指出,要按照全省放心舒心消費環境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制定的職能分工做好任務分解,結合必要的量化考核和反饋機制,壓實各職能部門治理責任;要突出問題導向,重點關注、重點清理各地區消費者滿意程度較低的消費領域、消費類別和消費難點堵點問題,打好“攻堅戰”,注重“回頭看”;對于消費者滿意度較高的行業和指標應常抓不懈,保持發展優勢。《報告》提出,邁向“十四五”發展新時期、新階段,我省要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全覆蓋,多措并舉提振消費信心,增加維權供給,補齊維權短板,共同提升消費維權滿意度,讓全省消費者共享消費發展成果。
接下來,省消委將把更詳細的“分報告”分送各市(州),為地方政府推進放心消費環境建設、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制機制、提升消費者滿意度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