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4月21日電(苗志勇)4月21日,由中共旺蒼縣委、旺蒼縣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旺蒼2021年米倉山茶產業發展論壇”在四川省廣元市旺蒼縣激情開講。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國家茶樹改良中心研究員王新超,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廣元市、宜賓市、雅安市等農業農村部門相關人員,國家、省市茶葉專家、以及四川省茶葉協會、茶商和旺蒼縣茶產業從業者濟濟一堂,縱論新發展階段米倉山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論壇現場專家“金點子”頻出,為米倉山茶產業發展帶來不可多得的智慧支撐。
旺蒼產茶始于商周,興盛于漢唐,至今已有3000余年歷史。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茶葉就是旺蒼縣農業支柱產業,截至2020年末,旺蒼全縣茶園面積22.5萬畝,其中黃茶面積3.1萬畝,茶葉總產量達到7200噸,綜合產值實現25.5億元,帶動茶農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已建成全國最大黃茶生產基地,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茶葉新勢力”。
“當前需要堅持差異化發展路徑,加快建設米倉山茶全鏈條百億產業集群。”論壇上,廣元市茶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旺蒼縣茶產業技術研究所所長鮮勇介紹,旺蒼發展茶產業著力在品種選擇、標準制定、種業發展三個方面狠下功夫,走出了一條具有旺蒼特色的現代茶業發展之路。
據了解,旺蒼深度踐行農業供給側改革,始終聚焦茶葉品質這個核心,堅持差異化發展,從50余個國家和省級優良品種中擇優選出中黃1號、龍井43等15個適宜縣域栽植的新品種,持續優化米倉山茶供給結構。在突出黃茶特色優勢后,強力推進黃茶發展,近三年發展2.6萬畝,種植規模位居全國縣區第一。
隨著黃茶基地面積不斷增大、產量不斷提升和生產企業不斷增加,旺蒼于2019年12月成功發布了廣元黃茶地方標準《廣元黃茶栽培技術規程》、《廣元黃茶加工技術規程》和《廣元黃茶產品質量標準》,是全國首個系統制定的品種黃茶地方標準,成功占領黃茶標準至高點并實現了黃茶生產有標準、質量有保證、市場有秩序、品牌有支撐,強力推進黃茶產業標準化發展。
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三品一標)等產品結構調整存在的問題。于此,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國家茶樹改良中心研究員王新超認為,目前茶產業品種的選用上存在盲目跟風,未掌握市場真實需求,沒有與自身優勢(資源、生態、市場)相結合;產品創新不夠,同質化嚴重,適合現代生活方式需求的產品少等現象,成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明顯“短板”。旺蒼沒有忽略育種創新能力的提升。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旺蒼堅持種業優先,做大黃茶產業。”鮮勇介紹,2015年,旺蒼縣開始黃茶種苗繁育,成立了以王新超、川茶所研究員羅凡等專家為首的科技創新聯盟及院士專家工作站,構建了“1+N”茶葉種業科技創新聯盟的合作機制,重點培育了米倉山茶業、廣茶集團和木門茶業等3家育繁推企業,建成商品化育苗基地200畝、工廠化育苗基地2個2500平方米,年出優質黃茶種苗3100萬株以上。
“旺蒼不斷探索高海拔山區黃茶育苗技術,著力補齊種業發展短板,力爭建成國家茶樹種質資源圃和全國茶樹種質資源最豐富的基因庫。”鮮勇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旺蒼抓住四川省首個茶葉現代種業園區培育契機,將種業發展作為“突破性發展黃茶”的關鍵抓手,科學編制了旺蒼縣種業發展和種業園區建設兩個中長期規劃,重點建設種質資源庫,品比園、母本園、展示園,新品種選育繁育中心、良種示范推廣中心、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中心、物聯網指揮中心和種業信息交易中心“一庫三園五中心”,2020年高標準建成以“中黃1號”為主的茶葉良繁基地2150畝,茶葉種業高質量發展迎來蓬勃動能。
“旺蒼通過科技創新補足產業短板,成功實現了縣域茶產業的深層次蛻變。每一片茶葉,每一杯飄香的茶杯里,都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影子。”王新超對旺蒼的探索給予了充分肯定。
“旺蒼是中國名茶之鄉、全國首批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全省現代農業(茶葉)產業基地強縣,是中國九個最具特色的茶鄉之一,齊名于‘三州、三山、三閩'。”4月21日,旺蒼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米倉山茶葉“色翠形美、香郁味醇、富鋅富硒”,具有“鵝黃湯,板栗香”的獨特品質,成為精制川茶“三山一早”核心品牌。被譽為“茶中黃金”的旺蒼黃茶,多次榮獲國家茗茶金獎,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常愷松贊譽“色香味俱佳,堪比西湖龍井”。
近年來,旺蒼縣堅持把茶葉作為最具優勢、最具潛力的農業主導產業來抓,制定了“1+3”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意見、“茶產業扶持措施15條”,強力推進米倉山茶全鏈條百億產業集群建設。截至2020年底,旺蒼米倉山茶業、三山茶業、木門茶業等一批茶業企業創建為國家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生產的米倉山有機子竹、毛峰、紅茶等76個系列優質產品,深受市場歡迎,遠銷海內外。旺蒼茶產業的蓬勃發展,引來了眾多專家的聚焦。
四川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博士生導師唐茜教授建議,旺蒼茶產業加快引進黃茶品種選用速度,在發展黃茶基地時注意品種搭配,解決品種單一問題。注重不同品質特性的品種搭配,生產不同檔次的產品。同時,她建議四川米倉山茶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加強專利申報、科技成果的總結、凝煉及成果評價,以更好挖掘、展示企業技術水平和科技含量,申請成果轉化項目或其它科研項目,為縣域產業的發展積蓄更多能量。
四川米倉山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旭倫很快給出了回應:“米倉山茶業集團正強化發展創新,全面加強和科研單位、院校的合作,共建技術創新平臺,圍繞茶產業發展展開技術攻關。大力推進種業創新和標準化生產,完善產業產品和生產技術標準體系,不斷提高產業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據了解,旺蒼縣在“十四五”期間將繼續按照“突破性發展黃茶、優先發展有機茶、鞏固提升綠茶、全面開發利用夏秋茶”思路,進一步優化“南黃北綠”空間布局,強力推進“百億茶產業集群建設大會戰”,到2023年底全面完成中部河谷走廊5萬畝黃茶產業示范帶建設。預計今年底,全縣將高標準管護提升茶園23.5萬畝,全縣黃茶茶園面積將達4.1萬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