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8日電(黃進喜) “別人家賣蜂蜜都是按瓶按斤在賣,我們這邊一上線就按噸在賣。”就職于成都市漁鳧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楊艷笑著說道。最近,通過彭州市本土企業的抖音直播、朋友圈和微商城的推介,原本銷量不大的黑水農產品成了“網紅產品”“搶手貨”。

黑水縣地處岷山山脈中段,地貌以高原、高山峽谷和山河谷為主,海拔1790-5286米,生態環境優良,農產品品種豐富,品質優良。其中,當地蜂蜜于2020年入選中歐地理標志第二批保護名單,是黑水縣最具人氣的特產。
在駐鄉鎮工作期間,彭州市對口支援工作隊干部了解到,黑水縣木蘇鎮和知木林鎮的養蜂戶們有約2噸的蜂蜜,因為缺乏銷售渠道而滯銷。他們迅速與彭州市龍門山漁鳧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聯系,希望其能幫助養蜂戶們拓寬銷售渠道。

該公司立即安排楊艷團隊趕赴黑水縣。這幾個年青人克服了高海拔地區缺氧和交通不便的困難,翻山越嶺,走村串戶,實地考察農產品的種植和生產情況,穿著厚厚的蜂衣蜂帽去了解蜜蜂養殖和蜂蜜銷售情況。“我們了解到木蘇鎮俄瓜村的村黨支部書記帶領5家農戶一起養殖了約200箱蜜蜂,今年蜂蜜產量約1.5噸。主要靠當地政府和個人微信朋友圈進行銷售,沒有更多的渠道。每年蜂蜜收成的時候,農戶們豐收的喜悅中都帶著銷售的愁云。”楊艷表示。不僅如此,他們還了解到,今年年底,木蘇鎮木蘇村將有約600頭高山藏香豬出欄,當地村民也在為年底的銷售犯愁。
楊艷團隊結合當前農產品的收獲和銷售情況,決定在魚鳧龍門微信小程序商城上開設“黑水農產品”專題版塊,銷售黑水縣蜂蜜、雙溜索糖醋蒜,并開通了藏香豬限量預定渠道。

黑水農產品一上線,立即得到大批消費者的青睞,彭州對口支援黑水縣工作隊隊員也為黑水蜂蜜銷售站臺。截至目前,在多方努力下,已售出蜂蜜1.26噸,16頭藏香豬被預訂。
據了解,在對口幫扶黑水縣的過程中,彭州市緊緊抓住其在四川省率先實踐的招牌模式——“全域結對”,探索“市縣對點、部門連線、鄉鎮鋪面”的分層分類全域結對模式,進一步深化幫扶框架、對口機制和工作邏輯,形成了“上下聯動、全域幫扶、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目前,彭州企業已與黑水縣31個村結成互聯幫扶對子,為黑水縣從順利完成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堅強的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