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19日電 (廖勝春 楊益)“立秋后,雨水增多,稻田里成熟的稻谷再不收割就可惜了。”眼下正值稻谷豐收季節,瀘州市納溪區龍車鎮建壩村6組的脫貧戶方朝華因為身患多重殘疾,今年67歲的他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苦播種的稻谷遲遲無法收割,心急如焚。
了解到該農戶的困難后,日前,瀘州市納溪區龍車鎮建壩村和古樓村聯合成立一支20余人的黨員志愿服務隊,來到鄉間田野幫助方朝華搶收稻谷,解其燃眉之急,確保顆粒歸倉。
清晨的陽光灑滿金燦燦的稻田,志愿者們挽起褲腳,擼起袖子,干勁十足,揮汗如雨,個個奮勇爭先,吸引周邊的幾名群眾也加入志愿者隊伍。他們割谷、遞把、打谷、裝谷、搬運、晾曬……各司其職,伴隨著“唰唰唰”的割谷聲、“轟轟轟”的機器轟鳴聲和豐收的蟬鳴,田野間時而傳出陣陣爽朗的歡聲笑語,奏出動聽的田園豐收曲。風吹稻花香,那一抹抹“志愿紅”在金黃的稻浪中游動,成為田間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不到半天時間,志愿者們就已經幫助方朝華完成2000多斤稻谷收割。

“我們已經幫你把稻谷收割完了,就先走了,如果明年還要種水稻,我們又來給你栽秧苗。”龍車鎮建壩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劉小兵說。
這支以駐村工作隊員、村社干部為骨干的黨員志愿服務隊中,有兩名頭發花白、干活利索的老人,他們分別是今年70歲的卓炳興和73歲的牟太富,他們倆聽說要組建志愿服務隊,第一時間就報名就參加了。“我們雖然年紀大點,但割谷子還是一把好手,作為一名有43年黨齡的老黨員,應該帶頭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變成行動,為有困難的群眾做點力所能及的實事!”牟太富說。這支黨員志愿服務隊中,有老黨員,有女黨員,還有80后的年輕黨員,他們傳遞傳承著“為人民服務”宗旨,用實際行動為群眾“辦實事”。
為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作用,今年以來,瀘州市納溪區各鎮村分別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廣泛開展助農搶收活動,幫助有困難的勞弱戶、脫貧戶家庭抓農時收獲稻谷,確保豐產豐收、顆粒歸倉,讓“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地落實。(完)